秀玲發現,很多村民吃飯時,眼神總會不經意地瞟向後院那乾淨整齊的新院牆和新廚房,眼神裡帶著幾分認可。
她這才明白,之前投入那麼多收拾房子、修院牆,不僅僅是解決了安全隱患,也在無形中給了客人一種“這家店乾淨、踏實”的印象。
接下來幾天,“平安飯店”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雖然還談不上火爆,但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能有十來個人吃飯,足夠平安和秀玲忙活,又不至於手忙腳亂。
兩人逐漸找到了節奏。
平安主要負責後廚的燉菜和炒菜,秀玲負責麵食、餃子和招呼客人、收錢。雖然累,但看著客人吃完後滿意的表情,聽著那一聲聲“老板結賬”,心裡是前所未有的充實和踏實。
然而,挑戰也隨之而來。
有一天中午,同時來了三撥客人,點了好幾個炒菜。平安一個人在後廚,又要掌勺又要切配,明顯忙不過來,出菜速度慢了下來。有桌客人等得不耐煩,抱怨了幾句。
秀玲在前廳陪著笑臉解釋,心裡急得不行。
晚上打烊後,兩人累得坐在板凳上直喘氣。
“看來……光咱倆……不行……”平安喘著氣說,“忙時……得有個……幫手。”
秀玲也發愁:“請人?那又是一筆開銷。咱這剛起步,哪雇得起人?”
兩人商量了半天,決定暫時先不請人。平安打算再優化一下菜單,減少一些製作特彆複雜的菜品。秀玲則想著把一些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比如提前把菜洗好、切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困難的解決,往往還是依靠親情。
杜安泰和馬桂蘭幾乎天天都來“報到”,不全是吃飯,更多的是幫忙。
看到中午忙,杜安泰會自然地係上圍裙,鑽進後院廚房,給平安打下手,洗菜、切菜、遞盤子。他話不多,但動作利索,大大緩解了平安的壓力。
馬桂蘭則在前廳幫著秀玲端菜、收拾桌子、招呼新來的客人。她脾氣好,笑容暖,很受客人喜歡。
馬永貴和何玉芬來得沒那麼勤,但每次來,總會帶些自家地裡的新鮮蔬菜,或者何玉芬醃的小菜,說是給店裡添個花樣,也能省點成本。
他們的幫助,無聲無息,卻又恰到好處。沒有過多的言語,隻是用行動告訴平安和秀玲:你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一周下來,“平安飯店”算了一筆賬。
扣除成本,略有盈餘,雖然不多,但足夠支付房租和水電費,還能剩下一點。這對於平安和秀玲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晚上,兩人坐在燈下,數著那些皺巴巴的零錢,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總算……沒賠……”平安長長舒了口氣。
秀玲白了他一眼,但眼神裡帶著笑意:“這才剛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她看著平安雖然疲憊卻重新煥發出神采的臉龐,心裡最初的那點埋怨,早已被這份共同奮鬥的充實感和家人無私支持的溫暖所取代。
喜歡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請大家收藏:()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