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殷正的憂慮並未消減。他看著內侍呈上的東宮與西宮往來信件,那些用“秘密文字”寫就的信函裡,除了家常瑣事,竟還有樂安教玄夜速算的法子。兩個孩子隔著宮牆傳遞的不僅是情誼,更是足以撼動根基的智識。
“去,把尚衣局新製的百子戲春圖屏風抬到西宮。”殷正望著窗外飄落的銀杏葉,“再傳些說書先生、皮影班子,讓長公主每日聽些熱鬨。”他頓了頓,補充道,“挑些最會唱情情愛愛的來。”
他要讓樂安浸在溫柔鄉裡,讓那些風花雪月磨掉她的銳氣。就像養在金籠裡的雀鳥,縱然有高飛的翅膀,也該忘了天空的模樣。
可當內侍回稟,說長公主把屏風改造成了識字板,在百戲圖的空隙裡寫滿了拚音,還讓說書先生講《史記》時,殷正終於按捺不住,將茶盞狠狠摜在地上。
“廢物!一群廢物!”他低吼著,瓷片濺到龍靴上,“連個七歲的孩子都看不住?”
綠綺此時剛好端著參湯進來,聞言輕聲道:“皇上息怒。長公主年紀還小,心性純良,許是看不懂。依奴婢看,不如給她找些同齡玩伴,分散些心思。”
殷正猛地抬頭。綠綺是兒媳孫氏的陪嫁丫鬟,這些年在宮中曆練得愈發精明。他盯著她眼中一閃而過的算計,忽然有了主意。
三日後,十餘名勳貴家的少女被送進西宮,皆是十歲左右的年紀,有的擅彈琵琶,有的精於弈棋,還有的能歌善舞。為首的正是左相顧英的嫡孫女顧傾城,生得一副弱柳扶風的模樣,屈膝行禮時鬢邊的珍珠流蘇輕輕顫動。
“見過長公主。”顧傾城的聲音柔得像春水。
樂安正趴在案上畫在夢裡新學的統計表格,頭也沒抬:“白紙,給她們安排住處吧。”
顧傾城眼中閃過一絲錯愕,隨即又笑道:“聽聞公主創了拚音之法,傾城特意帶來家父收藏的孤本,想向公主請教一二。”
樂安這才抬起頭,目光在她臉上停留片刻——不得不說,這姑娘確實生得好看。她指了指案上的冊子:“請教不必了,冊子拿去抄吧。”
顧傾城捧著冊子退下時,樂安忽然對白紙道:“這姑娘的眼睛,像極了禦花園裡裝睡的狐狸。”
白紙低頭抿笑。她知道,公主看似漫不經心,心裡卻跟明鏡似的,看來除了安全方麵,自己也幫不了她太多。不知在宮外尋找的小青怎麼樣了,有沒有收到她的傳音紙鶴。
殷正得知顧傾城等人並未取得樂安的信任,反而被晾在偏殿,不由得更加煩躁。他望著銅鏡中自己鬢角新生的白發,忽然想起劉皇後曾經用來威脅他的話——“名不正言不順,這天下權柄,你永遠也握不住”。
或許,是時候給這朵過於明媚的花,找個合適的花盆了。他提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名字:裴衡、寧玉、晏無暇。右相之孫、太醫之後、將軍嫡孫,三足鼎立,互相牽製,正好能將樂安牢牢困在其中。
窗外的月光照進禦書房,將那三個名字映得愈發清晰。殷正不知道,他精心編織的羅網,終將在多年後,成為樂安掙脫宿命的支點。而此刻的樂安,正對著一封來自東宮的信箋發笑——玄夜用拚音寫著“先生誇我算得快,小姑姑何時來東宮?”,末尾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鈴鐺。
不久後,玄夜展開那張從西宮送來的灑金宣紙時,指尖先觸到了邊緣規整的格子。樂安用朱砂筆描出的豎線將紙麵分割成十二份,每份頂端寫著“卯時”“辰時”的字樣,下麵用拚音標注著“讀書”“騎射”“休憩”,甚至連“吃桂花糕”都被鄭重其事地填在未時的空格裡。
最末一行畫著隻銜著桂花枝的玉蟬,旁邊小字寫著:“顧傾城總纏著我,偷溜不易。你按這個表格來,就不會被太傅罰抄啦。”
他對著日光舉起紙,看那隻墨色的蟬被陽光染上一層金光。樂安總說些“統計”“課程表”的怪詞,可畫出的東西卻像有魔力——前日她教的乘法口訣,讓他在戶部對賬時快了三倍,連錢尚書都驚得捋斷了胡須。
“小姑姑……”玄夜摩挲著紙角,忽然摸到夾層裡藏著的另一張字條。是樂安用炭筆寫的,說西宮新來了群彈琵琶的,“她們唱的曲子都黏糊糊的,情愛真的這麼動人嗎?”
窗外的風卷著梧桐葉打在窗欞上,他猛地攥緊紙卷。皇祖父近日常往西宮送東西:昨日是百子戲春圖屏風,今日是江南來的皮影班子,連說書先生都專揀些“才子佳人私定終身”的段子講。
“是想讓小姑姑變成隻顧情愛的金絲雀麼?”玄夜對著銅鏡抬手,指尖撫過心口那枚紅色的鈴鐺胎記。幼時奶娘說這胎記像仙子顯靈時的鈴音,可他總覺得,自己這鈴鐺胎記是上天給他的提示,而他在努力破解中。
他想起三日前在禦花園撞見右相的長孫裴衡,那少年捧著本《論語》站在西宮門外,眼神裡的恭敬藏著審視。還有太醫院的寧玉,提著藥箱進去時,袖口露出半枚刻著“寧”字的玉佩——那是前朝儒仙寧采臣留下的信物,稍有底蘊的世家都認得。
“伴讀……”玄夜將日程表折成三角形,塞進貼身的錦囊,“是想把小姑姑捆在這些世家的繩結裡麼?”
案頭的《資治通鑒》打開在“漢武帝推恩令”那頁,他好像懂了。皇祖父是想用這些少年做秤砣,一邊壓著樂安的光芒,一邊製衡著蠢蠢欲動的朝臣。可樂安是會在雪夜裡偷羊肉湯給他的人,是能畫出“拚音”讓天下孩童省力十年的人,怎麼能被這般算計?又為什麼會被算計?自己又不是庸碌之輩,難不成會被小姑姑奪了這江山?
“等我。”玄夜對著錦囊輕聲說,指尖在冰涼的龍紋桌案上刻下三道淺痕。他要快點長大,快點學好那些帝王術,祖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等到能握住朱筆批奏折的那天,就再也沒人能算計小姑姑。
喜歡輪回的儘頭是星際請大家收藏:()輪回的儘頭是星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