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年紀不過五十出頭,在一眾專家中,算是年富力強。
學識深厚。
對微觀物理材料學、微觀粒子信息等領域,有極高造詣。
這些天,得益於時空門這把無物不切的時空刀刃。
讓他極為明顯地觀測到微觀粒子之間四大基本力的物理表現。
對這些粒子、基本力的研究每日都有新的突破。
經典物理學的大廈早已建成百多年。
這些年,國內外物理學專家們的研究,隻不過是在這棟大廈上修修補補罷了。
但現在,時空門的時空切斷屬性,讓停滯多年的最前沿微觀物理學,再度前進。
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這三個更為深奧的基本力先不談。
但作為林教授老本行的強相互作用,在時空門的幫助下,已經有了可喜的突破。
來到西山基地前,他就一直在研究這方麵,對強相互作用材料作理論研究。
可因為未能直觀觀測這種“力”的表現形式,以及沒有真實數據作支撐。
他的研究進展了無,總是懸在半空,無法落地。
也無法得知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確。
不知前路。
空耗一輩子不說,還很有可能鑽進了死胡同、走上錯誤的研究方向。
這對於任何一名科學家而言,是最無奈、也是最可悲的事。
林教授很慶幸來到了西山基地。
自己以前的那些理論猜想,在時空門的驗證下,與客觀事實對不上號。
雖然半輩子的心血被驗證為繆,但時間並不晚。
他已經找到正確的研究方向,得見真理。
如懸在終點的指路明燈,撥開重重迷霧,時刻照耀他前進的道路。
對強相互作用力的微觀物理模型,他已基本完成。
接下來......就是把正確的理論,付諸實踐。
而這......就需要粒子對撞機了。
大型的還滿足不了要求,需要長度更長、能級更高的超大型粒子對撞機。
“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張昭忠沉吟,暫時保持沉默。
的確是台尖端的實驗設備。
但......建設投資非常大,每年維護、使用的費用也很高昂。
可真正的產出......
歐羅巴那台大型粒子對撞機,運行數十年,的確獲得了不少足已轟動科學界的成果。
其中不乏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卻因太過前沿,無法落地、不能帶來實際經濟價值。
國內前些年也因為這東西,吵得很凶。
支持派和反對派,甚至都鬨到首長那裡。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無法說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