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林教授補充道;“潘院士那兩台超量子計算機研製非常順利,這兩天可以交付;”
“有超量子計算機強悍的計算與量子級彆的指令控製,再加上完全由星材料製成的常溫超導線圈;
足夠按照我完成的強相互作用物理模型,在高能粒子轟擊碰撞中,吸附製作出完全體的強相互作用材料。”
“而且......”他看向時空門的消失地:“既然能借助時空門的時空切割,研究強相互作用力;
自然也能研究另外三種基本力,再以粒子對撞機進行實驗驗證,或許終有一天,我們能徹底解析這四種基本力的奧秘;
從而找到統一這宇宙四大基本力的道路,進而得到那個讓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所有物理學家,都無比著迷、夢寐以求地統一方程式!”
統一方程式、統一場論。
這是國內外,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物理學家,都在為之奮鬥的目標。
亦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真理。
以前毫無頭緒,甚至連這樣的統一方程式是否存在都不知道。
也無任何手段驗證。
可現在,有時空門的存在,終於見到了點曙光。
即使前路依舊艱難,必然要付出很長時間和精力,但至少看到了道路。
至於終點是否存在那個統一方程式,隻能踏上道路一步步前進,才能知曉。
光光看到了“路”這點,若是讓國內外其它物理學家知曉,恐怕得原地瘋狂。
迫不及待、付出一切都要加入這項偉大、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研究中。
同為物理學家的陳知淵和林教授,此刻雙眼都在閃爍興奮的光芒。
“林教授。”張昭忠問道:“你設想的這台超大型粒子對撞機要建多長?”
歐羅巴現有那台長度是27公裡左右。
正計劃建造新的未來環形對撞機是91公裡。
而前兩年,科學院爭吵不斷那台屬於華國自己的,則是100公裡。
都還屬於大型對撞機範疇。
而林教授口中的超大型......恐怕比這幾個要大得多......
“至少五百公裡。”林教授沉聲道:“隻有這個長度,粒子才能獲得足夠轟擊出強相互作用材料的能級。
而且還要保留加長接口,後續統一場論的研究,或許需要更高能級的粒子。”
“投資規模估摸在3500億左右。”
一筆非常龐大的數字。
前兩年計劃建造的100公裡對撞機,投資預估300多億。
但長度越長,工藝越複雜,要求更高,耗資也就越大,非簡單的倍數關係。
“3500億......”張昭忠歎道;“四分之一雅江水利工程的投資。”
也是核聚變“best”工程的幾十倍。
關鍵是後兩個工程能發電,產生極為顯著的經濟效益。
而粒子對撞機......
“唉......這一筆巨額投資撒下去,在實驗目的保密的情況下,恐怕國人會很難理解,也很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