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李鐵柱和王亞茹像兩隻不知疲倦的燕子,一趟趟往那個小小的攤位銜泥築巢。
“這牆得先用報紙糊一層,再貼掛曆紙,顯得亮堂。”王亞茹指著斑駁的牆麵說。
“成!我去廢品站找找舊報紙!”李鐵柱應聲而去。
“掛衣服的竹竿不夠滑,衣服容易掛絲。”王亞茹摸著臨時找來的竹竿皺眉。
“我磨!用碎玻璃片慢慢刮,保準刮得溜光!”李鐵柱蹲在門口,埋頭打磨。
“還得有塊大點的鏡子,顧客試衣服好看效果。”王亞茹比劃著空蕩蕩的牆麵。
“包我身上!”李鐵柱一拍胸脯,“我去信托商店踅摸個便宜的!”
最讓他上心的,是那塊招牌。
他找來一塊表麵相對平整的舊木板,仔仔細細用砂紙打磨掉毛刺。
“叫‘麗人服飾’,咋樣?”他征詢王亞茹的意見,眼神亮晶晶的。
王亞茹輕聲念了一遍:“麗人……挺好聽的。”
得到肯定,李鐵柱乾勁更足。他翻出小丫用剩的半瓶紅墨水,又找來一支禿毛的毛筆。
“我的字跟狗爬似的……”他撓著頭,有些不好意思。
“我來寫吧。”王亞茹輕聲說,接過了筆。
她凝神靜氣,蘸飽了墨水,在舊報紙上練習了幾遍,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落筆。
“麗”字清秀,“人”字端莊,“服飾”二字工整有力。
紅色的字跡在白木底上,格外醒目。
“真好看!”李鐵柱由衷讚歎,比自己寫了還高興。
掛牌匾那天,是個難得的晴天。陽光灑進小小的攤位,牆上的掛曆紙泛著光,竹竿磨得光滑,一麵略顯模糊但足夠照全身的舊鏡子也立在了牆角。
李鐵柱蹬著借來的高腳凳,鄭重其事地將那塊手寫招牌掛在門楣正上方。
“左邊高點……再高一點……好了!正了!”王亞茹在下麵指揮著。
招牌掛穩當的瞬間,李鐵柱跳下凳子,和王亞茹並肩站著,仰頭看著那四個紅豔豔的大字。
兩人都沒說話,但空氣中湧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和莊重。
“總算……像個樣子了。”李鐵柱長長舒了口氣,感覺肩膀上的擔子仿佛都輕了些。
王亞茹嘴角噙著一絲淺淺的笑意,目光柔和。
開業第一天,兩人天不亮就來了。李鐵柱把最新進的貨品一件件掛上竹竿,按顏色和款式搭配好。
王亞茹則用抹布將小小的玻璃櫃台擦了又擦,把零錢匣子放在最順手的位置。
“這盆綠蘿放這兒,添點生氣。”她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一盆長勢喜人的綠蘿放在櫃台角落。
一切準備就緒。市場裡漸漸有了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