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食品廠裡醬香彌漫,倉庫堆滿了新下線的產品。李鐵柱召集核心團隊開碰頭會。
“光在縣城賣不行,”他手指敲著桌麵,“咱們得把貨鋪到鄉鎮去,鋪到老百姓家門口!”
大壯撓頭:“柱子哥,鄉鎮供銷社、小賣部那麼多,咱一個個去跑?那得跑到猴年馬月?”
王亞茹拿出服裝批發的客戶名單,思路清晰:“不用從頭跑。咱們服裝批發在下麵鄉鎮有十幾個固定合作點,都是信譽好的老關係。通過他們,先把食品帶下去。”
李鐵柱點頭:“對!借力打力!栓子,你熟悉下麵情況,這事你牽頭。”
第二天,栓子就帶著樣品和宣傳頁,踏上了去往各鄉鎮的路。
第一家是河灣鎮供銷社,老板老周是合作多年的服裝批發客戶。
“栓子,你們‘星辰’這是越玩越花啊!”老周捏著塊紅薯乾,嚼得嘎嘣脆,“衣服賣得好好的,咋又搗鼓起吃的了?”
栓子憨厚一笑:“周叔,嘗嘗,味道咋樣?劉福貴老師傅的手藝!”
“嗯,是那個味兒!”老周點頭,“可這醬菜……利潤薄啊,占地方,周轉也慢。”
“薄利才能多銷啊周叔!”栓子早有準備,“您想,來買醬油醋的,順手帶瓶醬菜,買布料的,捎包糕點,這不就是額外賺的?我們給您按批發價,賣多少賺多少都是您的!”
老周琢磨著,有點心動。
栓子趁熱打鐵:“而且咱們‘星辰’的牌子您信得過!質量有保證,不好賣您隨時退換!頭三批貨,我們還給您鋪底,賣完再結賬!”
這條件可謂優厚。老周一拍大腿:“成!衝你栓子,也衝‘星辰’這牌子,我先進一批試試!”
有了河灣鎮的開頭,其他鄉鎮網點推進順利。不少合作方看中的正是“星辰”的信譽和靈活的結算方式。
但並非一帆風順。在柳林鎮,最大的雜貨店老板趙胖子就翹著二郎腿,愛答不理。
“醬菜?糕點?我這店裡不缺這個。”他剔著牙,“‘興華’之前也來找過我,價格比你們低多了!”
跟著栓子一起去的大壯忍不住插嘴:“趙老板,‘興華’都倒閉了!他們的貨能跟咱們比?”
“倒閉歸倒閉,便宜是實在的。”趙胖子油鹽不進。
栓子拉住想爭辯的大壯,依舊和氣:“趙老板,做生意圖個長久。‘星辰’的貨,您先擺上,我們不收押金,賣不動算我們的。要是賣得好,咱們再談後續,怎麼樣?”
趙胖子斜眼看著他們:“白擺?你們有這麼大方?”
“對,白擺!”栓子語氣肯定,“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
話說到這份上,趙胖子半信半疑地同意先擺幾瓶試試。
一周後,情況反饋回來。河灣鎮老周打電話要求緊急補貨:“栓子!快!醬菜和紅薯乾賣瘋了!再多發五十瓶,不,一百瓶!”
柳林鎮的趙胖子也主動打來電話,語氣熱絡了不少:“栓子兄弟!那醬菜還有沒有?再給我送一百瓶!糕點也要!以後你們‘星辰’的食品,我這店優先賣!”
消息傳回,食品車間一片歡騰。劉福貴帶著徒弟們加班加點,臉上卻滿是乾勁。
李鐵柱看著各地彙總來的訂單,對王亞茹說:“看到沒?咱們這銷售網絡一旦織起來,就是一條能跑快車的康莊大道!”
他轉向大壯和栓子:“下一步,篩選鄉鎮裡有潛力的點,扶持他們做成‘星辰食品’專櫃,統一門頭,定期促銷,把他們牢牢綁在咱們的戰車上!”
憑借原有的服裝批發網絡和靈活的合作策略,“星辰”食品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縣下屬的各個鄉鎮,建立起一張初具規模的銷售網絡。這張網,不僅賣食品,未來也將成為“星辰”其他產品觸達基層的強大通道。
喜歡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請大家收藏:()激蕩1985:從賣蛋到首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