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中心的化驗室裡,蘇棠正盯著環氧樹脂樣本的色譜分析圖。
屏幕上,除了樹脂的特征峰,還疊加著一組微弱的顏料色譜
——是“鈷藍”與“赭石紅”的混合色,這種配色在林風的雕塑作品中極為常見,尤其是他去年展出的《火與冰》係列,幾乎全用這兩種顏色做漸變。
“小陳,查林風失蹤前的訂單記錄。”蘇棠指著色譜圖上的顏料峰,
“樹脂裡的顏料不是隨機混合的,是林風常用的配色,說明凶手要麼是熟悉他創作習慣的人,要麼……是拿到了他的創作訂單,按他的要求準備的材料。”
小陳立刻調出林風的工作室訂單係統,很快發出一聲驚呼:“蘇法醫,找到了!林風失蹤前一周,接了一個‘私人定製雕塑’的訂單,客戶要求用‘鈷藍+赭石紅’配色,還指定要用環氧樹脂做模具
——訂單留的聯係方式是虛擬號碼,地址隻寫了‘城郊倉庫區’,和劉岩租的倉庫在同一個區域!”
這個發現讓蘇棠心頭一震——劉岩的倉庫、周凱的陶藝工作室、林風的神秘訂單,這三者似乎被一條隱形的線串了起來。
她立刻撥通陸珩的電話:“陸珩,林風失蹤前有個神秘訂單,客戶信息模糊,地址在劉岩租的倉庫附近,顏料配色是林風的常用款,模具要求用環氧樹脂——這可能是凶手誘騙林風出門的借口。”
此時,陸珩正帶著陳默在蠟像館調取劉岩的工作室監控雖然壞了,但技術隊在嘗試恢複數據),接到蘇棠的電話後,立刻改變行程:
“老王,查城郊倉庫區的所有監控,重點找林風失蹤當天5天前)是否有他的車出現;陳默,聯係林風的工作室助理,確認這個神秘訂單的具體細節!”
半小時後,林風的工作室助理匆匆趕到市局。她手裡拿著一張打印的訂單截圖:
“這個訂單是一周前淩晨三點下的,客戶很爽快,直接付了5萬定金,隻說‘要做一尊能體現“永恒”的雕塑’,其他細節都沒提。
林老師當時還說,這個客戶‘懂藝術,預算也足’,準備親自去倉庫區對接,結果去了之後就再也沒回來。”
“林風去倉庫區前,有沒有和彆人提過?”陸珩追問。
“他給周凱發過微信,問‘你之前說的倉庫能不能用?我要接個私人訂單’,但周凱沒回複。”
助理調出聊天記錄,“林老師和周凱雖然鬨掰了,但周凱在城郊倉庫區有個閒置的小倉庫,之前閒聊時提過可以借給他用——我猜林老師是想借周凱的倉庫做雕塑。”
線索再次指向周凱。
陸珩立刻讓老王查周凱在倉庫區的閒置倉庫,結果顯示
——那間倉庫就在劉岩租的倉庫隔壁,而且在林風失蹤當天,倉庫的大門有過兩次開合記錄上午10點、下午3點),但監控被遮擋,看不到裡麵的情況。
“劉岩和周凱的倉庫相鄰,又都與林風的神秘訂單有關,這絕對不是巧合。”
陸珩盯著倉庫區的地圖,“但還有個問題——誰下的訂單?劉岩和周凱都有動機,但訂單是匿名的,他們沒必要繞這麼大圈子誘騙林風,除非……有第三個人參與。”
就在這時,技術隊的小張拿著一份報告衝進辦公室:
“陸隊!恢複了劉岩工作室部分監控數據!三天前蠟像展出前一天),有個穿黑色連帽衫的男人來找過劉岩。
兩人在工作室聊了半小時,男人離開時帶走了一個裝著蠟塊的箱子——監控雖然模糊,但能看到男人右手有一道明顯的疤痕,從虎口延伸到手腕!”
“右手虎口有疤痕?”陸珩立刻想到了什麼,“查周凱和劉岩的手部照片——周凱的右手虎口有舊疤,是三年前做陶藝時被窯爐燙傷的;劉岩的手很乾淨,沒有疤痕!”
陳默立刻調出周凱的檔案照片,放大後清晰可見
——周凱的右手虎口處,確實有一道與監控中相似的疤痕。“難道是周凱找劉岩要蠟塊?他們之前真的有聯係!”
“不對。”蘇棠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她手裡拿著從周凱工作室廢水裡提取的蠟油樣本,
“廢水裡的蠟油除了羥基苯甲酸酯,還檢測出微量的‘鬆節油’——這是油畫顏料的稀釋劑。
劉岩和周凱都不畫油畫,但林風的工作室助理說,林老師有個學生叫沈浩,是油畫專業出身,去年因為‘創作理念分歧’被林風逐出師門,之後就沒了音訊。”
“沈浩?”陸珩立刻讓老王查這個人的信息。
“查到了!”老王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沈浩,28歲,油畫專業畢業,師從林風兩年,去年因為‘用人體做油畫模特被拒’,和林風大吵一架,被逐出師門。
他右手虎口有一道疤痕,是去年畫畫時被刮刀劃傷的;而且他租住在城郊倉庫區附近,離劉岩和周凱的倉庫隻有500米!”
新的嫌疑人浮出水麵。
下午四點,陸珩和蘇棠來到沈浩的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