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科的燈光總是比彆的辦公室要暗一些,仿佛是為了更好地聚焦於屏幕上那些流動的數據。
老王頂著亂蓬蓬的頭發,眼鏡片上反射著多塊顯示器的藍光,他已經在電腦前枯坐了十幾個小時,周圍散落著空掉的咖啡罐和能量棒包裝紙。
水泥樣本的全麵成分分析報告終於出來了。
老王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將報告重點圈出,直接撥通了陸珩的電話。
“陸隊,有發現。”
老王的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但透著興奮,
“水泥裡使用的速凝劑不一般,是hz7型工業級速凝劑,這玩意兒一般用於特殊隧道工程或者需要極快脫模的精密構件,市麵上很少流通,購買需要特定資質和渠道。”
“能追蹤來源嗎?”陸珩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冷靜而清晰。
“正在縮小範圍。”
老王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調出采購記錄數據庫,
“海都市近三個月內采購過hz7的公司不超過五家。我交叉比對了它們的業務範圍和項目地點……篩出來一家最可疑的——‘銳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他們上個月購入了一批hz7,申報的用途是……城西一個廢棄防空洞的加固項目,但根據市政記錄,那個項目根本還沒啟動!”
“銳凝建築……”陸珩重複著這個名字,“公司背景,負責人信息,立刻發給我。”
“明白!信息已經發到你郵箱了。老板叫趙建柱,四十二歲,白手起家,主要接一些土方、小型市政和拆遷工程,業內口碑……還算紮實。”
老王頓了頓,補充道,
“哦,對了,我順手查了一下這個趙建柱的早期社會記錄,你猜怎麼著?他童年時期,有差不多四年的時間,是在‘慈心孤兒院’度過的!後來才被人收養。”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隨即傳來陸珩果斷的聲音:“知道了。乾得好,老王。繼續深挖趙建柱和銳凝建築的所有關聯信息,特彆是資金往來和近期通訊記錄。”
“放心,他跑不了。”老王掛斷電話,又灌了一大口咖啡,重新投入到數據的海洋中。
……
刑偵支隊辦公室內,陸珩迅速瀏覽著老王發來的資料。
趙建柱的照片看起來是個麵相敦厚的中年人,但眉宇間帶著一絲生意人的精明。
孤兒院的經曆,加上他公司恰好購買了異常型號的速凝劑,並且申報用途存疑,使得他的嫌疑指數急劇上升。
“陳默,”
陸珩抬頭,看向剛剛走進來的陳默,
“準備一下,重點調查‘銳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及其法人趙建柱。他童年曾在慈心孤兒院生活過。”
“是!”
陳默精神一振,終於有了明確的調查方向。
他忍不住嘀咕,“孤兒院出來的,成了建築公司老板,回頭把老院長用水泥澆了……這恩怨情仇……”
陸珩沒有理會陳默的嘀咕,他腦海中快速構建著凶手的側寫:熟悉建築行業,能接觸到特定建材水泥、hz7速凝劑);
和周秉毅及孤兒院有聯係;
擁有實施如此複雜犯罪所需的時間、場地和一定的人力物力運輸、澆築);
心理扭曲,具備將仇恨轉化為極端“儀式感”行為的內在驅動。
趙建柱在多個方麵都符合這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