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公安局法醫中心,地下二層。
這裡隔絕了樓外的雨聲與喧囂,隻有通風係統低沉的嗡鳴,以及各種精密儀器運行時細微的滴答與電流聲。
空氣裡彌漫著消毒水、化學試劑以及一種若有若無的、屬於死亡本身的冰冷氣息。
蘇棠的專屬實驗室燈火通明,堪比無菌手術室。
此刻,她正站在寬大的不鏽鋼實驗台前,台上依次擺放著從韋乜芳和徐陽案發現場提取的關鍵物證——那兩本《罪行錄》。
它們安靜地躺在那裡,牛皮紙封麵在冷白燈光下泛著樸素的光澤,然而內裡承載的,卻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內容與……秘密。
常規的指紋、dna提取工作早已完成,結果如預料般乾淨,凶手謹慎得沒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身份線索。現在,蘇棠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冊子本身——它們的材質。
她首先拿起《罪行錄一》,湊近鼻尖,輕輕嗅了嗅。除了紙張、油墨本身的味道,那股在韋乜芳案發現場就注意到的、若有若無的甜膩腥氣,在這裡,在排除了環境乾擾後,變得清晰了一些。
不是血液乾涸後的鐵鏽味,也不是腐敗產生的惡臭,而是一種……更奇特,更難以形容的味道,仿佛某種物質被精心提純、混合後,試圖模仿“生命”的氣息,卻最終隻留下一種造作的、令人作嘔的甜腥。
她戴上更高倍數的放大鏡,用精細的鑷子,小心翼翼地從一個空白頁的邊緣,剝離下極其微小的一縷紙張纖維。
動作輕柔得如同在進行微雕。
然後將這縷纖維放入樣本盒,推向實驗台另一端連接著的一台大型光譜質譜聯用儀。
儀器開始工作,發出低沉的運行聲。
屏幕上,複雜的化學分子式和數據流開始滾動。
蘇棠沒有等待,她如法炮製,對《罪行錄二》進行了同樣的取樣和分析流程。
徐陽案中的冊子,也散發著幾乎一模一樣的特殊氣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實驗室裡隻有儀器運行的聲音。
蘇棠抱著手臂,靠在實驗台邊,目光落在兩本冊子上,琥珀色的眼眸裡思緒翻湧。
強迫性窒息…精密的外科手術與生物電子工程…現在,是這刻意製造的特殊紙張。
凶手的“儀式感”越來越強,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
這絕不是一個衝動犯罪的暴徒,而是一個有耐心、有知識、有資源,並且有著強烈表達欲的……“藝術家”。
一個以懲罰和展示為樂的黑暗藝術家。
“嘀——嘀——”
聯用儀發出分析完成的提示音。
蘇棠立刻走到屏幕前,調取分析報告。
首先是對紙張基底的分析,結果正常,是市麵上較高檔的銅版紙。
但緊接著,附著在紙張纖維上的特殊塗層成分分析結果,讓蘇棠的瞳孔驟然收縮。
報告顯示,塗層中含有多種有機化合物,包括一些用於保持紙張柔韌性和耐久性的化學製劑,這很正常。
但異常的是,其中檢測出了高濃度的羥基磷灰石微晶,以及多種特定的膠原蛋白片段和微量元素譜,其成分比例……
蘇棠的手指在觸摸屏上快速滑動,調取了內部數據庫進行比對。
她的臉色一點點變得蒼白,嘴唇微微抿緊。
比對結果清晰地顯示:這些羥基磷灰石微晶、膠原蛋白片段以及微量元素譜如鍶、鋅、鉛的特定比值),與人類骨骼、尤其是骨髓組織的成分高度吻合。
不是動物骨骼。
是人的。
凶手,在用受害者的骨髓,或者至少是富含骨髓成分的骨骼研磨提取物,經過特殊處理後,作為添加劑混合在紙張的塗層裡!
一股寒意無法抑製地從尾椎骨竄上頭頂,讓她幾乎要打一個冷顫。
她見過無數血腥殘暴的現場,解剖過支離破碎的屍體,但這一次,這種冷靜的、充滿褻瀆意味的、將人的生命本質如此物化利用的方式,讓她感到了另一種層麵的惡心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