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的倒台,如同在百獸街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萬獸閣被商會暫時接管,內部整頓,聲譽一落千丈。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奇獸齋”如日中天的聲望。
地脈龍蜥那震撼全場的龍威,林淵以雷霆手段反製暗殺並當眾揭露陰謀的智慧與魄力,以及他那神乎其神的“定製合成”技藝,共同鑄就了“奇獸齋”金字招牌的堅實基礎。
風波平息後的“奇獸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一、名聲大噪,客似雲來
店鋪的門檻幾乎被踏破。前來光顧的已不僅僅是那些尋求禦獸提升的散客或個人禦獸師,更開始出現一些中小型傭兵團、商會護衛隊,乃至一些世家旁係的代表。
他們看中的,不僅僅是“奇獸齋”能解決禦獸的疑難雜症,更是其能“量身定製”、挖掘潛力的能力,以及那隻匍匐在後院、偶爾散發出一絲令人心安龍威的地脈龍蜥所代表的強大實力與底蘊。
一位中型傭兵團的團長,在花費重金成功將其主力禦獸——一頭卡在黑鐵極品多年的厚土犀,通過融合特定土係晶核,成功晉升為青銅下品並覺醒“地刺突襲”技能後,激動不已,當場與“奇獸齋”簽訂了長期合作的協議。
類似的情況層出不窮。“奇獸齋”的業務量呈爆炸式增長,單一的“定製合成”已無法滿足需求。
二、業務拓展,體係初成
麵對洶湧而來的需求,林淵與蘇婉兒審時度勢,開始對“奇獸齋”的業務進行梳理和拓展。
1.分層服務:他們設立了不同層級的服務。基礎的“優化調理”,針對普通禦獸的暗傷修複、屬性微調,價格親民,走量盈利。中級的“潛能激發”,針對有晉升瓶頸的禦獸,使用較為常規的融合材料進行突破。高級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定製合成”,需要林淵親自出手,使用稀有材料,價格高昂,但效果也最為驚人。
2.材料渠道穩固:借助蘇家的人脈和日益雄厚的資金,蘇婉兒開始著手建立穩定、多元的材料供應渠道。她不僅與多家信譽良好的材料商建立直接合作,甚至開始投資一些小型的材料產地和探索隊伍,減少對單一渠道的依賴。同時,林淵對“非常規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也成了一條獨特的、低成本高效益的補充路線。
3.標準化嘗試:對於某些常見禦獸的特定問題,林淵開始嘗試總結出相對穩定、可複製的“標準化”合成方案。雖然效果不如完全定製,但勝在成功率穩定、成本可控,可以由經過他短期培訓的助手主要是一些表現出色、有意向學習融合基礎的外院弟子)在蘇婉兒的監督下執行,極大提升了效率。
三、根基奠定,雛形已現
短短數月,“奇獸齋”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隻有兩間門麵的小店。蘇婉兒盤下了旁邊兩家經營不善的店鋪,打通擴建,使得“奇獸齋”的規模擴大了數倍。店內劃分出了接待區、谘詢區、展示區展示一些成功的合成案例或奇特材料),以及數個不同等級的合成靜室。
雇傭的人手也增加了不少,除了負責接待和日常管理的夥計,還招攬了幾名魂力尚可、對融合之術感興趣的年輕修士作為學徒助手,負責一些基礎性的輔助工作和材料預處理。
林淵依然是核心與靈魂,掌控著最頂尖的合成技術與研究方向。但他已從瑣碎的日常事務中逐漸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深層次的研究——繼續鑽研萬獸圖譜,解析上古殘卷中關於“鑰匙”與“混沌源能”的奧秘,以及嘗試探索更複雜、更強大的合成路徑。
地脈龍蜥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針,震懾著所有心懷不軌之徒。再也沒有人敢用對付普通商戶的手段來對付“奇獸齋”。甚至,一些原本對“血脈融合論”嗤之以鼻的勢力,也開始重新評估其價值,態度從敵視轉變為謹慎的接觸與觀望。
源源不斷的利潤,如同血液般注入這個新生的機體,支撐著林淵的研究、禦獸的培養和店鋪的擴張。一個以“奇獸齋”為核心,集材料供應、技術研發、商業運營於一體的商業帝國雛形,已然在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土地上,紮下了堅實的根基。
林淵站在擴建後的後院高台上,俯瞰著煥然一新的店鋪和絡繹不絕的人流。蘇婉兒站在他身旁,臉上帶著欣慰與憧憬。
“林兄,我們做到了。”蘇婉兒輕聲道。
林淵微微頷首,目光深邃。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前方的路還很長,會有更多的挑戰,來自商業上的,來自學院內部的,甚至來自更廣闊的世界。但他已不再孤單,也不再弱小。
他擁有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基石,擁有了並肩作戰的夥伴,更擁有了通往更強力量的道路。
新生的巨頭,已然崛起於百獸街。而它的未來,注定將攪動更大的風雲。
第四十五章完)
喜歡禦獸:我的合成不科學請大家收藏:()禦獸:我的合成不科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