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炎狼的順利晉升與自身“風火燃魂訣”的初見成效,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一座燈塔,為林淵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他不再滿足於憑借真視之瞳的直覺和係統輔助進行“經驗性”合成,而是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近乎偏執的嚴謹態度,重新審視“血脈融合”的本質。
靜室內,萬獸圖譜鋪陳在地,旁邊堆積的不再是雜亂的獸皮卷,而是林淵親手繪製的一張張能量脈絡解析圖,以及寫滿了推演過程與疑問的筆記。他的研究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一、從現象到本質的探求
他首先選取了數個成功和失敗的合成案例進行複盤分析。為何風狼與炎雀羽毛能夠相對穩定地融合成風炎狼?為何暗影貓妖指骨與幻音蝠翼膜能結合出幻影龍貓?而某些看似屬性相近的材料組合,卻會導致劇烈的能量衝突乃至崩解?
真視之瞳被他運用到了極致。他不再僅僅觀察能量的強弱與屬性,而是深入剖析每一種材料、每一隻禦獸體內,那構成其能量運轉基石的、獨一無二的“能量脈絡”——如同人體的經脈,卻更加複雜,承載著不同屬性的能量流轉與轉化規律。
他發現,成功的融合,並非簡單的屬性疊加或強弱互補。其核心在於,兩種或多種血脈的能量脈絡,在關鍵節點上存在某種結構上的互補、諧振或可銜接性。
例如,風狼的“風行脈絡”主敏捷、加速,其幾個關鍵能量節點呈流線型分布;而炎雀羽毛中蘊含的“雀炎脈絡”主爆發、燃燒,其節點則更為密集且充滿張力。在風炎狼的合成中,這兩種脈絡並非粗暴地連接,而是在林淵的引導下,找到了幾個可以相互嵌入、形成新的、更高效能量回路的節點,使得風能助火勢,火能借風威,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反之,失敗的案例,往往是因為核心脈絡在關鍵節點上存在無法調和的衝突或排斥,強行融合隻會導致能量通道堵塞或斷裂。
二、“能量脈絡適配性”假說的提出
基於大量的觀察、分析與歸納,林淵在他的研究筆記上,鄭重地寫下了全新的理論核心:
【能量脈絡適配性假說】
血脈融合的成功率與效果,並非單純取決於血脈品質與屬性生克,更取決於其核心能量脈絡在微觀結構上的‘適配度’。高適配度的脈絡組合,能在融合點形成穩定、高效的新能量回路,激發潛能,甚至衍生新特性;低適配度則導致能量衝突、脈絡損毀。融合之術的精髓,在於尋找、判斷並引導這種‘適配’。”
這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指導實踐的理論框架。它將融合從一門“藝術”或“手藝”,向著一門可以研究、可以推演的“科學”邁進了一大步。
三、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
這一假說立刻被應用於他自身的修煉和禦獸培養中。
·優化“風火燃魂訣”:他不再簡單地模擬風炎狼的能量循環,而是深入研究自身人類經脈與風、火屬性脈絡的異同,尋找最適合魂力運行、又能引動風火特性的“適配”節點與路徑,使得功法運轉效率再次提升。
·指導幻影龍貓進化:在為幻影龍貓尋找下一步進化方向時,他首先用真視之瞳徹底解析了其現有的暗影、精神複合脈絡,然後有目的地去尋找那些在關鍵節點上能與現有脈絡形成“高適配”的材料,而非盲目追求高階。
·重新規劃合成路線:對於“奇獸齋”接收的委托,他開始嘗試先進行前期的能量脈絡“適配度”評估,篩選掉那些理論上成功幾率極低的請求,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成功率,也減少了風險。
這一係列的變化,蘇婉兒和偶爾前來交流的楚風都敏銳地察覺到了。他們發現林淵的合成越發精準、高效,甚至能提前預判出大致的合成效果。他的理論,正在從無形化為有形,展現出強大的指導力量。
這一日,當林淵再次完成一次高難度的合成,並精準預測出合成禦獸覺醒的新技能時,他腦海中沉寂的係統界麵,再次泛起了微光:
【檢測到宿主對‘血脈融合法則’認知深化…】
【理論體係完善度提升…】
【解鎖新權限:能量脈絡模擬推演初級)】
【提示:可消耗魂力,對已知材料的能量脈絡進行簡易模擬組合,預判適配度與潛在風險。】
林淵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係統的認可與賦能,證明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能量脈絡適配性”,這不再隻是一個假說。它如同一把鑰匙,正在為他打開一扇通往融合之道更深殿堂的大門。他的理論體係,終於超越了簡單的“創造”,開始觸及禦獸力量的本源規律。
第五十章完)
喜歡禦獸:我的合成不科學請大家收藏:()禦獸:我的合成不科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