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標讚乾才,帝賜殊榮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7章 標讚乾才,帝賜殊榮(1 / 2)

林霄回到翰林院已數日,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軌跡——點卯、校書、埋首故紙堆。他刻意維持著低調,對於同僚們或真或假的恭維,一律以謙遜和“僥幸”應對,將所有的功勞與光環,都推給了遠在淮西坐鎮的範敏侍郎和“陛下天威”。

然而,平靜的水麵下,暗流從未停歇。他清晰地感受到,無數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射在自己身上。

孫耀宗的笑容愈發和煦,關切地問候他旅途勞頓,囑咐他好生休養,但那雙微微眯起的眼睛裡,探究與審視的光芒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甚。偶爾在廊廡下相遇,幾句看似隨意的閒談,也總帶著不易察覺的試探,仿佛想從他謙卑的外表下,挖出些許驕縱或疏狂的苗頭。

林霄心中冷笑,麵上卻越發恭謹。他深知,在這皇權至上的時代,所謂的“功績”,不過是帝王權衡棋局中的一枚籌碼。一步踏錯,滿盤皆輸。

他如今要做的,便是扮演好那個因“天恩浩蕩”而“誠惶誠恐”、因“上官提攜”而“感恩戴德”的忠謹臣子,將所有的鋒芒,都收斂於無形。

返京後的第五日,清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宮中的鐘鼓聲悠揚傳來,預示著新一日常朝的開啟。林霄如常穿著那身洗得有些發白的青色官袍,隨著人流步入皇城。他依舊刻意走在隊伍的邊緣,低眉順目,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奉天殿前,百官依品級肅立,鴉雀無聲。秋風吹過殿前廣場,卷起幾片枯黃的落葉,更添幾分蕭瑟。林霄垂手立於翰林院的隊列末尾,幾乎要隱沒在巨大的蟠龍金柱的陰影裡,心中卻在飛速盤算著今日朝會可能出現的議題,以及皇帝是否會突然提及淮西之事。

果然,在冗長的禮儀和幾項常規政務奏報之後,高踞禦座之上的朱元璋,那雙如同鷹隼般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丹墀下的臣公,最終定格在了文官班列的末尾。那目光並不熾熱,卻帶著一種洞穿人心的冰冷壓力,讓所有被其掃過的人都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翰林院修撰林霄。”皇帝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寂靜的大殿,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塊巨石。

來了!林霄心臟猛地一縮,但長期的偽裝和極強的自製力讓他瞬間做出了反應。他立刻出列,小步疾行至禦道中央,在無數道驟然聚焦、含義各異的目光注視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額頭緊緊貼上冰涼的金磚地麵,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微顫,高聲道:“微臣在!”

“抬起頭來。”朱元璋的聲音依舊平淡。

林霄依言抬頭,但目光依舊低垂,不敢直視天顏。他能感受到那自上而下的、審視的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要將他從裡到外看個通透。

“朕覽範敏奏報,淮西賑災,已初見成效。災民得安,疫病得控,更揪出蠹吏,整飭官場。範敏在奏本中言,你協理賑務,頗多用心的處,於查奸懲貪、安頓民生上,獻策出力,甚為得力。”

朱元璋的話語不疾不徐,聽不出喜怒,仿佛隻是在陳述一件與己無關的事實,“朕前次問你荒政,你言必稱古籍,論必引經典。此番親曆地方,可有新的體會?”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卻暗藏機鋒。若一味強調實務功勞,恐惹“矜功自傲”之嫌;若完全歸功於上,又顯虛偽,且可能讓皇帝覺得他毫無長進。

林霄心念電轉,伏地恭聲答道:“回稟陛下。微臣愚鈍,此前於翰林院中,雖涉獵典籍,終是紙上談兵,不知民間疾苦,更不識吏治之複雜。此次奉旨協理淮西賑務,得睹天災之威,民生之艱,方知陛下平日宵旰憂勞,治國之不易。微臣所行,不過謹遵陛下訓示與範大人指令,循章辦事,偶有些許微末之見,亦賴範大人采納施行、陛下天威震懾,方能略見成效。若論體會,微臣最深切者,便是‘法雖善,需良吏行之;心雖仁,賴實乾達之’。天下良法美意,若非陛下聖明燭照,群臣同心用命,終難惠及黎庶。微臣……微臣經此一事,唯覺見識淺薄,唯有更加勤勉,用心王事,方能不負陛下天恩於萬一。”

他這番話,將功勞層層上推,先歸於皇帝“聖明燭照”和“天威震懾”,次歸於欽差範敏“采納施行”和“指令”,最後才點到自己的“循章辦事”和“微末之見”,同時強調了自己的“見識淺薄”和“更加勤勉”的決心,姿態放得極低。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禦座的扶手,發出沉悶的嗒嗒聲,在寂靜的大殿中回響,每一聲都敲在跪地臣子的心上,也敲在旁觀眾人的神經上。

良久,就在林霄的後背已被冷汗浸透,膝蓋開始傳來刺痛之感時,朱元璋終於再次開口,語氣中似乎帶上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或許是滿意,或許隻是更深沉的算計:

“嗯,不居功,知進退,識大體。看來這趟淮西,你沒有白去。範敏在奏疏中,還特意提到了你於賑災後續,所言的‘固本培元’之策,認為頗有見地。太子日前與朕論及地方庶政,亦對你此前整理‘食貨誌’之務實文風,有所稱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朱標!林霄心中一凜。

“微臣……微臣愧不敢當!”林霄的聲音帶著更深的“惶恐”,“微臣些許淺見,能入陛下與太子殿下尊耳,已是天大的恩榮。所謂‘固本培元’,亦不過是拾前人牙慧,結合淮西實地見聞,略作梳理,實無新奇之處。至於‘食貨誌’編纂,更是掌院學士孫大人與總撰官督導有方,同僚協力之功,微臣豈敢貪天之功為己有!”

他再次將所有的褒獎都推了出去,將自己牢牢定位於執行者和學習者的位置。

朱元璋似乎微微頷首,又或許那隻是光影的錯覺。他不再看林霄,目光轉向丹墀下的文武百官,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林霄聽旨!”

“微臣在!”林霄全身伏地。

“爾奉旨協理淮西賑災,勤勉王事,查弊安民,卓有勞績,不負朕望。朕賞罰分明,有功必賞。茲擢升爾為翰林院侍讀,正六品,仍兼《洪武大典》編纂之責,望爾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用心學問,裨益社稷。”

翰林院侍讀!正六品!

這道旨意,如同一聲驚雷,在奉天殿內炸響!雖然品級隻提升了一級,但翰林院侍讀與修撰之間,有著質的差彆。侍讀已有資格為皇帝、太子講讀經史,參議文墨,是真正的天子近臣的預備梯隊,前途遠非一個埋首故紙堆的修撰可比!更何況,林霄入仕才多久?如此升遷速度,在本朝實屬罕見!

刹那間,殿內所有的目光都變得無比複雜。驚愕、羨慕、嫉妒、審視……種種情緒交織成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在跪伏於地的林霄身上。孫耀宗站在班列中,臉上的肌肉微微抽動了一下,隨即迅速換上了一副欣慰讚賞的表情,但袖中的手,卻不自覺地握緊了。

“臣……臣林霄,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霄的聲音帶著巨大的、難以自抑的“激動”和“震顫”,重重地叩首下去,額頭與金磚相碰,發出清晰的聲響。他知道,此刻任何一絲遲疑或平靜,都是致命的。他必須表現出足夠的、符合常理的狂喜與惶恐。

“嗯。”朱元璋淡淡應了一聲,隨即又道,“另,賜爾錦緞十匹,白銀五百兩,新刊《性理大全》一部,以示嘉獎。望爾不負朕心,好生為朝廷效力。”

“微臣……微臣謝主隆恩!陛下天恩浩蕩,臣雖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臣必定恪儘職守,鞠躬儘瘁,以報陛下知遇之恩!”林霄再次叩首,聲音已然帶上了些許哽咽,將一個蒙受殊恩的臣子形象演繹得淋漓儘致。

“退下吧。”朱元璋揮了揮手,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最新小说: 我是特種兵之英雄無名 開局被綠,我盜墓成地球仙人 開局演烏鴉哥,成港片反派專業戶 血色炊煙:我的傭兵生涯! 終焉重啟:第十條神徑 住進女友嫂子家,覺醒了透視之眼 透視神瞳:鑒寶醫絕天下 穿越1980年! 我是流氓啊,怎麼可能談戀愛 總裁穿越:我在天龍八部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