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君側閒談,暗藏機鋒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章 君側閒談,暗藏機鋒(1 / 2)

文淵閣的清晨,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混合氣味。上好的樟木書架散發出沉鬱的木質香氣,那是經年累月浸潤書卷後沉澱的底蘊,厚重而莊嚴。

然而,這原本令人心曠神怡的書香裡,今日卻混雜進了一絲若有若無、卻異常頑固的腥甜氣息——那是新鮮血液特有的鐵鏽味,如同一條冰冷的毒蛇,悄然盤踞在靜謐的空氣裡,無聲地侵蝕著這方學術聖地的清雅。

林霄端坐在臨窗的書案前,麵前攤開著厚重的《元史·河渠誌》。他低垂著頭,筆尖在宣紙上沙沙遊走,謄錄著關於前朝黃河治理的段落,姿態恭謹,神情專注,仿佛全然沉浸在故紙堆的浩瀚煙海之中。然而,他的眼角餘光,卻如同最精密的探針,早已捕捉到了廊下那不同尋常的一幕。

掌印太監王景弘,這位朱元璋身邊最親近的內侍之一,此刻正指揮著兩個小太監,小心翼翼地展開一件明黃色的貂裘大氅。那裘皮油光水滑,顯然是禦用珍品。但林霄的目光,卻死死釘在了貂裘的領口處——那裡,幾點暗紅發黑、呈細微噴濺狀的汙漬,如同幾朵猙獰的惡之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噴濺狀…不是滴落。是近距離…頸動脈?或是…口鼻?’

林霄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順著脊椎悄然爬升。他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指尖卻無意識地收緊,筆杆在掌心留下淺淺的印痕。

這血跡,無聲地訴說著昨夜或今晨,就在這紫禁城的某個角落,曾發生過一場雷霆之怒下的血腥清洗。

是誰?犯了何事?

無人知曉,但結果已昭然若揭——帝王之怒,伏屍流血。

這血腥的氣息,如同催化劑,瞬間點燃了林霄心中醞釀已久的計劃。

時機到了!就在此刻!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心緒,動作自然地拉開身側那個半舊木櫃的抽屜。裡麵堆滿了各種謄錄副本和待整理的舊檔。

他的手指在一摞摞紙張間快速而精準地翻檢著,最終,停在了一份略顯陳舊的奏疏副本上——那是去年鳳陽知府王守義呈報地方農情的奏疏副本,翰林院存檔備查之用。

林霄的目光快速掃過奏疏的關鍵段落:“…鳳陽府今冬無雪,旱象初顯…田野間蝗卵孳生,較往年尤甚…臣已曉諭各州縣,嚴加防範,廣掘溝渠,以期消弭隱患於未然…”

奏疏的日期是洪武七年臘月。他清晰地記得,當時這份奏疏並未引起太大波瀾,朝廷隻是例行公事地批複了“著地方妥為處置”。

然而,就在這份奏疏的末尾,一行不起眼的朱批小字,此刻在林霄眼中卻如同燒紅的烙鐵:

“‘冬無雪,蝗卵孳生’?此等微末小事,何須煩擾天聽?著該府自行料理,毋得虛言聳聽!”

落款是當時負責票擬的某位中書舍人,但其背後代表的,無疑是胡惟庸一係對地方“報憂”信息的壓製態度。

林霄的心跳微微加速。

鳳陽!那是朱元璋的老家,是龍興之地!任何發生在鳳陽的風吹草動,都天然帶著一層敏感的濾鏡。

知府王守義,正是胡惟庸一手提拔的“自己人”。這份看似尋常的農情奏報,在此時此刻,在林霄眼中,已變成了一把淬毒的匕首。

他不動聲色地將這份奏疏副本抽出,夾在幾本待還的典籍之中。然後,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顯陳舊的青色官袍,臉上掛起一絲恰到好處的、帶著書卷氣的困惑與憂慮,緩步走出了文淵閣。

午時將至,禦花園內陽光正好。秋菊怒放,金桂飄香,假山流水,亭台掩映,一派皇家園林的雍容氣象。

林霄看似隨意地踱步,實則目標明確——通往奉先殿方向的必經之路,一座太湖石堆砌的假山旁,有一處供人歇腳的六角涼亭。他知道,每日午時前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景弘,在伺候完朱元璋用膳後,往往會抄近路經過此地,前往司禮監值房。

果然,當林霄在亭中石凳上坐下,剛攤開那本夾著奏疏副本的《元史·河渠誌》裝模作樣地看了沒幾頁,一陣輕微而規律的腳步聲便由遠及近。

王景弘身著緋色蟒袍,麵容沉靜,眼神銳利,在兩名小太監的簇擁下,正朝這邊走來。

林霄立刻起身,躬身行禮,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與一絲偶遇的“驚喜”:“學生林霄,見過王公公。”

王景弘腳步微頓,目光在林霄身上掃過,認出是翰林院那個新來的、以“死諫”聞名的編修。他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微微頷首:“林編修免禮。在此用功?”

“回公公話,”林霄直起身,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憂慮,揚了揚手中的《河渠誌》,“學生正在校勘《元史·河渠誌》,看到前朝黃河水患頻仍,民不聊生,心中不免感慨。尤其是讀到至正八年那場大旱…”他故意頓了頓,歎了口氣,“唉,縣誌記載,那年也是冬無雪,次年蝗災肆虐,赤地千裡,竟至‘人相食’的慘劇…史書寥寥數語,讀來卻令人心驚膽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景弘本是隨意一問,聽到“冬無雪”、“蝗災”、“人相食”這幾個詞,眼神不易察覺地微微一凝。

他身為司禮監掌印,對地方災情奏報的流轉最為敏感。他不動聲色地“哦?”了一聲,語氣平淡:“天災無情,前朝失德,以致生靈塗炭。幸賴我皇聖明,勵精圖治,方有今日之太平。”

“公公所言極是!”林霄立刻附和,語氣充滿真誠的敬仰,“陛下再造乾坤,澤被蒼生,實乃萬民之福。學生每每思及此,便覺生逢盛世,何其幸也。”

他話鋒一轉,臉上憂色更濃,“隻是…學生近日整理舊檔,偶然看到一份鳳陽府去年的奏報副本,言及‘冬無雪,蝗卵孳生’…學生才疏學淺,隻是聯想到前朝舊事,心中不免有些…杞人之憂。鳳陽乃龍興之地,陛下桑梓之鄉,若真遭了蝗災,豈非…”

他恰到好處地停住,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眉頭緊鎖,目光落在手中的《河渠誌》上,仿佛沉浸在曆史的憂患與現實的不安交織之中。

同時,他狀似無意地將夾在書中的那份鳳陽奏疏副本稍稍往外抽出了一點,讓“鳳陽府”、“冬無雪”、“蝗卵孳生”等字眼,清晰地暴露在王景弘的視線範圍內。

王景弘的目光果然落在了那份奏疏副本上。他的瞳孔幾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

鳳陽!冬無雪!蝗卵!

這幾個詞組合在一起,其敏感程度遠超尋常地方災情!

尤其還牽扯到“人相食”的曆史聯想!

作為朱元璋最信任的內侍之一,王景弘太清楚這位皇帝對“龍興之地”的重視,以及對官員“欺上瞞下”的深惡痛絕。這份去年被中書省壓下、定性為“微末小事”的奏報,此刻在林霄“憂國憂民”的“偶然提及”下,瞬間被賦予了截然不同的分量!

他麵上依舊沉靜如水,但心中已是波瀾暗湧。這個林霄…是當真書生意氣,憂心國事?還是…另有所圖?

他想起林霄午門叩闕的“前科”,想起此人如今在翰林院低調得近乎隱形的表現,再聯想到方才文淵閣外那件帶血的貂裘…王景弘的眼神深處,掠過一絲極其複雜的審視。

“林編修心係黎庶,倒是難得。”王景弘的聲音依舊平淡,聽不出喜怒,“不過,鳳陽之事,地方自有章程。陛下日理萬機,些許小事,想必府縣已處置妥當,無需煩擾聖聽。”

他這話,既是場麵話,也是一種試探和警告——提醒林霄不要多事。

林霄立刻躬身,態度愈發恭謹:“公公教訓的是!學生愚鈍,見識淺薄,隻是讀史有感,一時妄言,還請公公恕罪。學生隻是想著,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若能防患於未然,總好過災後補救…”他巧妙地再次點出“前車之鑒”,卻將姿態放得極低,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因讀書而憂心、因憂心而多嘴的書呆子。

就在林霄話音未落之際——


最新小说: 青嵐玉途:重生空間引仙路 八零年代:說不出口的愛 重生70:空間與我同下鄉 回到七零有空間寵老公億點怎麼了 綁定聊天係統,她聊遍了古今三界 星紋師:星際指揮官的神秘顧問 末世:古代召喚,我養成極品魅魔 仙武星穹 全民求生:囚鳥 NBA:開局覺醒科比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