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病勢稍緩,聖心微悅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章 病勢稍緩,聖心微悅(1 / 1)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緩慢流逝,每一刻都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拉伸,變得格外漫長。

整個東宮,這座象征著帝國未來、本該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儲君居所,此刻卻如同一艘在驚濤駭浪中迷失方向的孤舟,被沉重如鉛的氛圍和深不見底的不安緊緊包裹、拖拽,飄搖欲墜。

殿宇深處彌漫著濃重的藥味,苦澀中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檀香,試圖驅散彌漫的病氣,然而,這兩種氣味交織,非但未能帶來清新,反而使本就滯悶的空氣更添一份黏稠,呼吸之間,都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沉重感。宮人們屏息靜氣,腳步放得極輕,如同貓兒行走,唯恐一絲聲響會驚擾了病榻上那位尊貴而脆弱的主人,打破了那看似搖搖欲墜的平衡。

就在這片被憂慮和恐懼統治的天地裡,某種極其微妙、幾乎難以察覺的變化,開始像初春時節覆蓋大地的堅冰下,那悄然彙聚、繼而緩緩消融的雪水,雖細微,卻帶來了第一縷生機。

這變化,最初體現在體溫上。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低燒,如同附骨之疽般糾纏著他的身體,消耗著他本已不多的元氣,此刻,終於首次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他那寬闊額頭上,日夜不停沁出的那層細密而惱人的虛汗,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樣,源源不斷,擦拭不儘。當負責照料起居的內監再次小心翼翼地用溫水浸透的軟巾,輕輕敷上太子殿下的額頭時,指尖傳來的觸感,雖然依舊潮濕,卻已不再是那種令人心慌意亂、預示著不祥的黏膩冰涼。那熱度,似乎真切地減退了微不可察的一絲。

內監的手指幾不可察地顫抖了一下,心中瞬間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悸動,但他立刻將這份觀察與情緒死死壓住,不敢在臉上顯露分毫,隻是更加專注地完成手中的動作,然後將這份微小的希望深深埋入心底,等待著後續的觀察來印證這究竟是真實的轉機,還是又一次失望的序曲。

夜間,寢殿內依舊回響著咳嗽聲,但若有心人細辨,會發現那咳嗽聲的質地,已悄然發生了改變。不再是最初那般驚心動魄、撕心裂肺,仿佛要將五臟六腑都震碎、從喉嚨裡咳將出來,連帶著整個雕花木榻都在隨之微微顫抖。如今的咳嗽聲,雖然依舊頻繁,擾人清夢,但音調顯得沉悶了一些,那股仿佛源於生命本源、要與病魔同歸於儘的決絕氣力似乎弱了下去,少了幾分令人膽寒的破壞性。

更值得慶幸的是,最讓禦醫和近侍們心驚膽戰、視為危症的咯血,其發生的次數和嚴重程度,也出現了明顯緩和的趨勢。放置在榻邊的金質痰盂中,那抹曾經刺目、象征著內腑嚴重受損的鮮紅色,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色澤逐漸被淡淡的粉紅所取代,而隨著時間推移,那抹不祥的粉色也漸漸淡去,最終,多數時候隻剩下疾病本身帶來的濁痰之本色。

這一係列細微的變化,如同在濃得化不開的黑暗中,終於點燃了一星微弱的燭火,光芒雖小,卻足以穿透層疊的錦緞帷幔,給一片死寂的灰暗世界,帶來一絲雖然渺茫但卻真實存在的生機與光亮。

太子的臉色依舊蒼白得近乎透明,皮膚薄得能隱約看到其下青色的血管,長時間的消耗讓他形銷骨立。但仔細端詳,會發現那種之前牢牢籠罩在他眉宇間、令人極度不安的灰敗死氣,似乎正在極其緩慢地、一點一點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極度虛弱後的疲憊與憔悴,但至少,屬於活人的生氣,正重新在這具飽受摧殘的軀體上浮現出微弱的跡象。

他的眼眸偶爾會費力地睜開,眼窩深陷,眼神依舊疲憊不堪,渙散無光,但偶爾,就在他飲下湯藥或聽到親近之人聲音的瞬間,那目光能短暫地凝聚起一絲神采,雖然轉瞬即逝,卻如同陰霾天際偶然透出的一縷陽光,足以給守候在旁的人帶來巨大的慰藉。

他甚至能極其微弱地動動手指,或用一個幾不可察的眼神,示意內侍,願意進用幾口那精心熬製了數個時辰的參湯或是稀粥。每一次微小的吞咽,對周圍的人來說,都不啻為一場勝利。

這一切細微到幾乎難以捕捉的好轉跡象,被東宮上下,從貼身伺候的內監宮娥,到輪值守候的禦醫,都以一種近乎本能的高度敏銳捕捉到了。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敢妄加揣測,隻是將這些觀察,通過既定的渠道,迅速而隱秘地報予那座帝國權力巔峰的所在——乾清宮。

朱元璋這些日子,如同一條被困在華麗牢籠中的受傷怒獅,內心的焦灼與無力感轉化為幾乎能點燃空氣的暴戾氣息。他照常臨朝,批閱堆積如山的奏章,但每一個決策都帶著一股狠厲的勁道,仿佛要將滿腔的憂懼都發泄在政務之上。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無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整個宮廷乃至前朝,都籠罩在他那幾乎化為實質的低氣壓下,連夏日的蟬鳴似乎都刻意壓抑了幾分。

當乾清宮的首領太監王鉞,以一種近乎匍匐的姿態,腳步輕得不能再輕地趨入暖閣,戰戰兢兢地將東宮傳來、關於太子病情“稍見起色”的消息,用最謹慎、最不敢帶有任何主觀樂觀色彩的詞句,小心翼翼稟報上來時,朱元璋正伏在巨大的禦案上,手持朱筆,在一份關於邊鎮軍糧調撥的緊急奏章上勾勒。聽到“起色”二字,他疾書的手臂猛地一頓,那力道千鈞的筆尖在宣紙上洇開了一小團刺目而突兀的紅色痕跡,他卻渾然未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猛地抬起了頭。

那雙曾經洞察過無數陰謀詭計、慣於主宰生殺予奪的銳利眼眸,此刻布滿了血絲,深刻的皺紋裡鐫刻著難以言說的疲憊與憂慮。

但在聽到“起色”二字的瞬間,那深不見底的瞳仁中,竟難以置信地閃過一抹極其微弱、近乎脆弱的光芒,那是一種溺水之人突然看到遠方浮木時的希冀,雖然一閃而逝,卻真實存在。他沒有立刻說話,隻是死死地盯著王鉞,仿佛要從他臉上判斷這消息的真偽。

良久,朱元璋仿佛用儘了全身力氣,才將手中那支足以定人生死的朱筆,隨意地丟在了禦案之上。筆杆與玉石筆架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筆尖那團未乾的朱紅在奏章上緩緩暈開,像一滴血淚。

“起駕!東宮!”皇帝的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皇帝的儀仗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東宮。

朱元璋幾乎是步履生風地踏入內殿,揮手屏退了想要行禮的眾人。他徑直走到病榻前,俯下身,仔細端詳著躺在錦被中的長子。朱標依舊昏迷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呼吸微弱。但朱元璋以一個父親而非帝王的敏銳直覺,捕捉到了那細微的不同。

兒子的胸脯起伏似乎比上次見到時平穩了些許,雖然依舊艱難,但不再是那種令人揪心的急促紊亂。湊近了看,在跳躍的燭光映照下,那張蒼白如紙的臉頰上,似乎真的隱約有了一抹極淡極淡的血色,或許隻是光影造成的錯覺,但此時此刻,這位疲憊的老人寧願相信這是病情好轉的跡象。

朱元璋緊繃如鐵石、仿佛隨時會迸裂的麵容,終於難以察覺地鬆弛了一分。他依舊沉默寡言,但周身那股迫人的戾氣,無形中消散了不少。

他示意禦醫上前,仔細詢問太子的脈象、體溫、飲食、睡眠等每一個細節。太醫令跪在地上,措辭極其謹慎,用了“脈象較前稍顯和緩,非複往日之弦急”、“胃氣似有微弱來複之象,此乃佳兆”等字眼,不敢有半分誇大。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腰間玉帶的浮雕。若是往常,聽到這種模棱兩可、留有餘地的回稟,他早已厲聲嗬斥,但今天,他隻是重重地“嗯”了一聲,並未如往常般斥責太醫無能或敷衍。這簡單的反應,已然是天大的恩典。

接下來的幾日,太子的情況並未出現戲劇性的、飛速的好轉,這讓所有知情者依然不敢放鬆。病情時有反複,低熱雖退,但咳嗽仍會偶爾加劇。然而,總體趨勢卻呈現出一種緩慢但毋庸置疑的穩定態勢,最危險的咯血沒有再出現,偶爾能進些流食,生命體征不再像之前那樣持續下滑。這種“沒有惡化”,在當下,已是最大的幸事。

朱元璋的心情,也隨之明顯好轉了幾分。他對太醫院的苛責和高壓減少了,甚至當東宮內部,特彆是太子妃那邊,傳來一些關於“飲食需更加精細”、“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避免直風”等具體到繁瑣的調養建議時,朱元璋也隻是揮揮手,表示“知道了,爾等儘心辦理便是”,並未深究這些細致入微、甚至有些超出常規宮廷典製的護理方法,其背後的思路究竟從何而來。

在他想來,這或許是兒媳因關切而生的癡心與細致,隻要對標兒的康複有益,便由她去吧,不必拘泥於常法。這種默許的態度,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皇帝心緒的微妙轉變,如同巨石投入平靜實則暗流洶湧的池塘,產生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整個紫禁城。

宮中那種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氣氛稍稍緩和,內侍宮人們的臉上,雖然依舊謹慎,但眼神中多少有了一絲活氣,行走間也不複往日那種亡魂般的飄忽。

朝堂之上,官員們奏事時,雖仍小心翼翼,斟酌詞句,但已不必那般如履薄冰,生怕一句話不對,甚至一個眼神不妥,便立刻引來罷官奪職,乃至血光之災的雷霆之怒。一些較為緊急但可能觸怒聖意的事務,也開始被謹慎地提上日程。所有人都感覺到,那柄懸在頭頂、不知何時會落下的利劍,似乎暫時移開了一寸。

然而,無人知曉,在這“聖心微悅”、朝野稍安的表象背後,究竟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運作。

這是一次跨越了時空壁壘的常識傳遞,來自一位深知曆史走向的翰林侍讀林霄,他利用身份的便利和極度的謹慎,將現代醫學中關於感染控製、支持性護理的核心理念,轉化為這個時代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模糊語言;這是一場精心策劃、如履薄冰的信息滲透,通過不引人注目的渠道,將這些“常識”碎片化地傳遞給關鍵人物;這更是身處深宮、命運與太子休戚相關的太子妃,在絕望中捕捉到這一線陌生卻言之有理的微光後,所付出的默默努力。

當林霄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太子病情“稍安”的消息後,他獨自一人在翰林院那間堆滿故紙的值房內,對著窗外一隅狹窄的天空,長長地、近乎虛脫地舒了一口氣。

那口憋在胸口許久、混合著恐懼、期待和巨大壓力的濁氣,似乎終於找到了出口。但隨即,一陣更深的寒意席卷而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這看似良好的轉折,僅僅是他這場逆天而行、試圖扭轉既定命運的巨大冒險中,那險之又險、如同在萬丈深淵之上走鋼絲般的第一步。

太子朱標那已被重病嚴重損耗的身體底子,究竟能否憑借這些初步的、支持性的護理真正扛過這場在古代堪稱鬼門關的大病,仍是未知之數,充滿了變數。而自己這種憑借“先知”進行的乾預,這種試圖改變曆史關鍵節點人物命運的舉動,究竟會像蝴蝶振翅一般,引發怎樣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將會把他自己、乃至整個時代的走向,卷入何等深不可測的漩渦之中,更是他無法想象、也無法控製的。

他的手心,依然因那揮之不去的後怕而微微汗濕,指尖冰涼。未來的路,依舊迷霧重重,吉凶未卜。

他隻是暫時,將一顆注定要墜落的星辰,輕輕地向偏離原軌道的方向,推了微不足道的一小把。

而這一把所帶來的,究竟是真正延續國本、福澤蒼生的希望曙光,還是攪動時局、引發更大、更猛烈風暴的序曲,此時此刻,無人能知,唯有時間,才能給出最終的答案。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國士無雙 黃埔剛畢業,係統逼我當諜戰之王 穿越異世界,魔法咒語竟是中文 一戰:凋零於冬下的鳶尾花 死後變強?那就來作死! 師門不要我,反手建個更強的 我是修仙界當路人甲一 穿越大夏三十年 萬象戒:我靠空間異能收遍諸天奇 鬥羅:開局吻火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