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啟動預案,暗夜驚魂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7章 啟動預案,暗夜驚魂(2 / 2)

幾乎是同時,“駝爺”那邊也傳來了壞消息。他手下負責尋找替身的人,在南城黑市接觸一個合適的亡命徒時,意外卷入了當地兩個幫派為爭奪賭坊利益而爆發的仇殺現場!雙方殺紅了眼,根本不分青紅皂白。派去的人差點被當成對方人馬,亂刀之下險些喪命,雖然最後九死一生掙脫逃回,但也身受刀傷,而且顯然已經打草驚蛇,黑市短時間內風聲鶴唳,難以再安全運作,尋找替身的計劃被嚴重耽誤!

“廢物!蠢貨!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林霄在自己的小院裡,氣得幾乎要嘔血,卻又隻能死死壓抑著,不敢發出絲毫聲響。額角青筋暴跳,拳頭攥得指節發白。

每一次意外傳回,都讓他感覺仿佛有一柄無形的巨錘重重砸在胸口,心跳飆升,瞬間冷汗濕透重衣。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在懸崖邊指揮一群盲人行走的操盤手,遠程通過加密的指令和預設的、本就極其有限的備用方案,艱難地操控著一切。任何一個環節的細微差錯,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全盤崩潰,將他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壓力如同無形的巨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和肩上。但他沒有時間懊惱和憤怒。

“泥鰍”和“駝爺”那邊傳來的壞消息,像兩盆冰水,澆得他透心涼。刑部的路子幾乎被堵死,黑市尋找替身的行動也受挫延誤。時間,正在以可怕的速度流逝,每過去一刻,王弼、俞通源等人被推上刑場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

失敗的陰影濃重得幾乎化不開。他枯坐在陰影裡,大腦卻在瘋狂地燃燒,推演著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其帶來的可怕後果。直接介入?那是自尋死路。放棄?那此前的一切謀劃、所冒的風險都將付諸東流,而那幾位將領的才華也將隨之湮滅,於國於私,都是他不願看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必須另辟蹊徑…”他喃喃自語,眼神掃過架上那些蒙塵的史書法典。突然,一個極其冒險、近乎異想天開的念頭劃過腦海——既然直接影響判決文書的路暫時走不通,能否從判決的“執行”層麵,或者從影響判決的“源頭印象”上,做一點極其微小、幾乎無法察覺的手腳?

判決的源頭,終究是深宮中的那位皇帝。雖然無法直接麵聖陳情,但關於這些將領的“風評”或“細微末節”,或許能通過某種方式,極其隱晦地傳遞上去?哪怕隻是在朱元璋那已然被怒火和猜忌填滿的心中,投下一粒微不足道的、關於“此人或許尚有微末之用”的沙子?

他想到了韓宜可。那位以剛直著稱的禦史,曾在空印案中為他解圍,如今在藍玉案中似乎也保持著一種奇特的沉默,並未積極參與彈劾。韓禦史是否有渠道,或者是否有那麼一絲可能,會以一種“無意間”的方式,提及某些將領並非核心黨羽,或曾在某次戰役中有過值得稱道的表現?

還有…流放的執行。流放何處?瓊州?遼東?若是瓊州…他心中那海外基業的藍圖微微一閃。或許…可以在判決下達後,在押解途中或抵達流放地後,再設法操作?但這需要時間,更需要判決本身是“流放”而非“立決”!

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死結。必須先爭取到流放的判決,才能為後續操作留下空間。

就在林霄焦慮得幾乎要將嘴唇咬出血來時,轉機以一種他未曾預料的方式,悄然降臨。

這日,他正心神不寧地整理著一批新送來的刑部抄送文書,目光猛地被一份關於俞通源初步量刑建議的附件吸引。上麵依舊充斥著“附逆”、“罪不容誅”等字眼,但在末尾,卻多了一行極其不起眼的小字注釋:“犯官俞通源,曾於洪武十八年征滇南時,率偏師奇襲,斷敵糧道,於大局微有裨益。然此微功,難掩其滔天大罪。”

這行字!林霄的心臟猛地一跳!這語氣…這欲抑先揚的筆法…像極了刑部某些老吏在重壓之下,試圖極其隱晦地留下一點“客觀記錄”的風格!是“泥鰍”那邊失敗的行動,竟然還是像一顆投入泥潭的石子,極其微弱地蕩起了一絲漣漪?還是另有其人,在同樣小心翼翼地試圖做點什麼?

無論原因為何,這一點點“微功”的記錄,就是一個突破口!一個可能被利用的點!

他強壓下心中的狂震,不動聲色地將這份文書歸入待歸檔的一類,大腦飛速運轉。如何將這一點點“漣漪”放大?直接操作是不可能的。他想到了一條更迂回的路——通過翰林院的渠道。

接下來幾日,他借著編纂整理前元舊案和洪武初年戰事紀要的名義,“恰好”需要調閱涉及洪武十八年滇南之戰的零星記錄。在整理過程中,他“無意間”與一位素來以博聞強記、卻有些迂腐的老翰林提及:“咦?這份戰報提及一支偏師行動迅捷,似乎對當時戰局頗有助益,領兵者仿佛姓俞?可惜記錄過於簡略了。”

那位老翰林果然捋著胡須,陷入了回憶:“唔…似是有一支奇兵,由一俞姓將領率領,確是膽大心細…不過年代久遠,詳情難考了。”老翰林隻是感慨,並未深思,更不會將這點陳年舊事與眼下驚天大案聯係起來。

但林霄要的就是這點模糊的“印象”。他需要這一點點看似無關的信息,如同種子般埋下。他無法控製它如何生長,隻能祈禱在刑部或大理寺最終合議量刑時,萬一有人想要稍作“平衡”時,這一點點關於“微功”的記錄和翰林院這邊“無意”的佐證,能成為其筆下那極其謹慎、幾乎看不出的那一絲“傾斜”的借口——將“族誅”改為“流放”的借口!這其中的風險依然巨大,任何一絲刻意的痕跡都可能引來滅頂之災,他隻能將行動隱藏在無數偶然和公務之下。

與此同時,他對“駝爺”那邊也發出了新的指令:暫停在黑市高風險尋找替身,轉而設法接觸管理流放罪犯的衙司底層胥吏,或常年跑嶺南、瓊州路線的商隊成員,重金鋪路,先建立起未來可能用於在流放途中或抵達後“偷梁換柱”的潛在渠道。這是為最壞情況和最好情況同時做的準備。

日子在極度煎熬中一天天過去。詔獄的慘叫聲似乎從未停歇,菜市口的血跡衝刷了又染上。每一天都像是最後一天。

終於,在一個午後,最新的定罪名單和判決文書抄送本被送抵翰林院歸檔。林霄幾乎是屏住呼吸,手指微顫地翻到了那關鍵的一頁。

他的目光急速掃過那些熟悉的名字,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

王弼:坐藍黨,論罪當誅,念其舊微勞,削爵,全家流放瓊州府儋州。

俞通源:坐藍黨,論罪當誅,念其昔年微功,削爵,全家流放瓊州府崖州。

“流放瓊州!”

成功了!

雖然削爵抄家,家產儘沒,但終究是保住了性命!那“念其舊微勞”、“念其昔年微功”的字眼,如同黑暗中刺目的陽光,讓他瞬間有種虛脫般的眩暈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巨大的、難以言喻的狂喜和reief瞬間衝垮了他連日來的緊繃!他幾乎要控製不住地大笑或大叫出來,但殘存的理智如同冰冷的枷鎖,瞬間將他這危險的情緒死死勒住!他猛地低下頭,用力咳嗽起來,借此掩飾自己劇烈起伏的胸膛和瞬間濕潤的眼角,手指緊緊掐住大腿,用疼痛來讓自己保持冷靜。

不能有任何異常!必須和周圍那些看到名單後或麵露懼色、或幸災樂禍、或麻木不仁的同僚一樣!他甚至強迫自己低聲附和了一句旁邊一位書辦的唏噓:“唉…真是…昔日勳貴,轉眼成雲煙啊…”聲音裡帶著恰到好處的感慨和一絲畏懼,完美地融入了這翰林院中彌漫的集體情緒裡。

沒有人知道,這看似冰冷的判決文書上,那微不足道的幾個字背後,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暗中較量與何其僥幸的微小勝利。

直到散值回到自己那僻靜的小院,關緊房門,林霄才徹底放鬆下來,背靠著門板,緩緩滑坐在地。冷汗早已浸透了他的中衣,此刻才後知後覺地感到一陣冰涼的粘膩。他大口地喘著氣,臉上卻抑製不住地露出一個極度疲憊卻又充滿慶幸的笑容。

“成功了…第一步,總算…成功了…”他低聲自語,聲音沙啞。

雖然“駝爺”那邊尋找替身的行動並不順利,雖然後續的“偷梁換柱”計劃困難重重、風險更大,但至少,他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和一個操作的可能性!王弼和俞通源及其家眷的性命,暫時保住了!火種,未曾熄滅!

然而,這慶幸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很快,更大的憂慮便湧上心頭。流放瓊州…瓊州…他那遠在海外的基業尚未穩固,能否順利接應並安置這些人?途中押解會不會出現變故?朱元璋會不會突然改變主意?

未來的路,依舊布滿荊棘,暗夜遠未結束。

但他此刻,至少看到了一絲微光。他休息了片刻,掙紮著起身,點亮油燈。他必須立刻給瓊州那邊發出新的密信,讓他們做好準備——迎接一批特殊的、絕不能暴露身份的“流放犯”。

喜歡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請大家收藏:()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不當血包了,我創翻所有人 顧總契約到期請放手 星際:擰螺絲我可是專業的 領主:開局一石斧,爆肝建帝國 大楚最慘駙馬,開局遭背叛 朕的大秦!萬邦臣服! 天幕:玄武門大舞台,有膽你就來 勝者即是正義,分奴聖騎怎麼你了 靈氣複蘇我是警察我要打擊犯罪 溟淵水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