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標托重任,編纂大典_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3章 標托重任,編纂大典(1 / 2)

洪武二十三年的初冬,應天城的天空總是帶著一種洗練後的、近乎冷酷的鉛灰色。寒風已然凜冽,卷起枯黃的落葉,在翰林院幽深廊廡間打著旋兒,發出沙沙的輕響,更添幾分蕭索。自武英殿那場暗藏鋒芒的聖心垂詢後,林霄如同被浸入冰水淬煉過的精鐵,將“隱、鈍、靜”三字訣刻入了骨髓深處。

他完美地扮演著那個因天威難測而愈發戰戰兢兢、隻知埋頭故紙堆的微末小吏。在翰林院,他比以往更加沉默,行動軌跡愈發固定於典籍庫與值房之間兩點一線,麵對孫耀宗之流偶爾殘留的、近乎習慣性的挑剔,他報以愈發恭順甚至略帶惶恐的回應,將“愚鈍”與“平庸”打磨得光滑無比,再無棱角可言。他主動承接了最繁瑣、最耗時、也最不引人注目的校勘工作,諸如核對曆朝曆代禮儀典製的細微差異,或整理前元地方誌中關於物產風俗的浩繁記錄,這些工作如同深海沉沙,將他徹底淹沒在學術的故紙堆中,再無半點水花濺起。

蘇婉那方絲帕上的“指點迷津”,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為他廓清了迷霧。他深知,朱元璋那句“勤於案牘牘”並非褒獎,而是一道無形的枷鎖,劃定了他生存的界限。他必須待在這界限之內,直至皇帝的疑雲徹底散去,或是有更大的風浪轉移開那至高無上的注視。

日子就在這種外鬆內緊、近乎凝滯的狀態下緩緩流淌。瓊州方麵的聯係已徹底靜默,如同斷線的風箏,與蘇婉的溝通也降至最低,偶有傳遞,亦是借助最不起眼的渠道,內容僅限於日常問候或極其隱晦的、關於經史典籍的探討,絕不涉及任何時政。

就在林霄幾乎要適應這種如同冬眠般蟄伏的節奏時,一場看似尋常、卻內蘊玄機的變故,再次將他推向了帝國權力格局的微妙節點。

這一日,天色依舊陰沉,寒風卷著細碎的雪粒,敲打著典籍庫的窗欞。林霄正嗬著凍得發僵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將一批剛送來的、關於各地學宮藏書目錄的抄本進行歸類。庫房內炭火不足,寒氣逼人,幾名書辦不時跺腳搓手,低聲抱怨著這鬼天氣。

忽然,庫房外傳來一陣略顯急促卻刻意放輕的腳步聲,伴隨著幾聲低語。旋即,門被推開,一股冷風卷入,吹得案頭紙張嘩啦作響。眾人抬頭,隻見翰林院掌院學士陳性善親自陪同一位身著東宮內侍服飾、麵白無須的中年太監走了進來。陳學士麵色端凝,那太監則眼神銳利,目光掃過庫內眾人,最終落在了正埋首於書架間的林霄身上。

刹那間,庫房內落針可聞,連嗬氣聲都消失了。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帶著驚疑、審視,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林霄的心臟亦是一緊,但長期偽裝練就的本能讓他瞬間進入了狀態。他臉上迅速浮現出恰到好處的驚愕與惶恐,慌忙放下手中的冊頁,起身,整理袍服,快步上前,躬身行禮:“下官林霄,見過陳學士,見過公公。”

陳性善微微頷首,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林修撰,太子殿下於文華殿有要事相召,你即刻隨這位公公前去。”

太子相召?!文華殿?!

這個消息比之上次皇帝垂詢,更讓林霄感到意外。朱標病體初愈,理應在東宮靜養,為何突然召見自己這樣一個低階修撰?而且還是去文華殿這等處理政務之所?

無數念頭電光石火般閃過,但他麵上卻不敢有絲毫遲疑,依舊是那副受寵若驚又惶恐不安的模樣:“殿下召見?這……下官……下官遵旨!”聲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顫,將一個驟然被儲君點名的小臣形象演繹得淋漓儘致。

那東宮太監麵無表情,隻淡淡道:“林修撰,請隨咱家來,莫讓殿下久等。”

林霄連忙應聲,向陳性善再次行禮告退,這才垂首躬身,緊跟在那太監身後,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走出了寒意刺骨的典籍庫。

一路穿過重重宮闕,越是靠近文華殿,氣氛便越是肅穆。雖不及武英殿那般天威咫尺,但儲君理政之所,自有一股森嚴氣度。殿宇巍峨,廊廡潔淨,值守的侍衛和內侍皆屏息靜氣,舉止規範。

進入文華殿偏殿,一股混合著淡淡藥香、墨香和暖閣地龍熱氣的溫潤氣息撲麵而來。殿內陳設雅致,書卷氣濃厚,不似武英殿那般威壓逼人。太子朱標並未坐在正中的主位,而是穿著一身素雅的杏黃色常服,披著一件玄色貂裘,半倚在臨窗的一張鋪著厚厚錦褥的軟榻上。他麵色依舊帶著病後的蒼白,唇色淺淡,但那雙遺傳自馬皇後的溫潤眼眸,卻恢複了不少神采,隻是眼底深處,似乎沉澱著比以往更深沉的疲憊與憂思。

榻旁的小幾上,散放著幾卷奏章和書籍,一名身著緋袍的東宮屬官正垂手恭立一旁。

“微臣翰林院修撰林霄,叩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林霄上前數步,在距離軟榻數尺之地,跪倒在地,行以大禮。

“林卿家平身,看座。”朱標的聲音溫和,卻依舊帶著一絲中氣不足的虛弱,他微微抬手示意,目光落在林霄身上,帶著一種審慎的打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殿下恩典。”林霄謝恩後,才敢在太監搬來的一個繡墩上欠身坐下,姿態恭謹無比,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直視。

朱標輕輕咳嗽了一聲,身旁的內侍連忙奉上溫水。他抿了一口,緩了口氣,才開口道:“孤今日召卿前來,是有一事相托。”

“殿下但有差遣,微臣萬死不辭!”林霄立刻起身,躬身應道。

“不必多禮,坐下說話。”朱標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語氣依舊平和,“孤近日翻閱典籍,深感我朝開國近三十年,武功赫赫,文治亦當昌明。然天下典籍浩繁,前元遺存,宋遼金夏,乃至更古之文獻,或散佚,或訛誤,或藏於秘府,未能薈萃一堂,實為憾事。父皇亦有此意,欲集天下古今文獻,編纂一部包羅萬象之曠世大典,以彰文治,惠澤後世。”

編纂大典?!林霄心中一動,立刻想到了曆史上那部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典》。難道朱元璋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萌生了編纂大型類書的念頭?還是說,這是朱標自己的想法,借此來推行文治,鞏固國本?

他心中思緒翻滾,麵上卻適時地露出欽佩與向往之色:“陛下與殿下高瞻遠矚,欲成此千秋功業,實乃文壇盛事,天下學子之福!微臣……微臣能聽聞此訊,已是榮幸之至!”

朱標微微頷首,繼續道:“此事千頭萬緒,非一朝一夕之功。孤已向父皇請旨,先行籌備,厘定體例,搜羅書目。然此事需才學博洽、心思縝密、耐得住寂寞之人參與。孤觀卿在翰林院,於典籍整理校勘一道,頗為勤勉細心,日前父皇亦曾言及卿‘勤於案牘’。故孤欲命卿參與此項籌備事宜,主要負責前期書目梳理、版本考據及體例草擬之基礎工作,卿意下如何?”

托付編纂大典的籌備工作?!這看似是一項極其清貴、遠離權力核心的文事工作,但其中蘊含的意味,卻絕不簡單!這絕非簡單的“人儘其才”!林霄腦中飛速運轉:

首先,這確實是符合他目前“勤於案牘”、“不通世事”人設的絕佳安排。將他置於故紙堆中,與浩瀚古籍為伴,無疑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朱元璋可能殘存的疑慮,讓他徹底“安全”下來。

其次,這或許是朱標對他的一種保護性安排。太子不可能不知道他此前被皇帝垂詢之事,將他納入這項由東宮主導、看似重要的文化工程,既能示之以恩,又能將他置於相對可控的範圍內,避免他因“無所事事”或接觸敏感事務而再起波瀾。


最新小说: 我是特種兵之英雄無名 開局被綠,我盜墓成地球仙人 開局演烏鴉哥,成港片反派專業戶 血色炊煙:我的傭兵生涯! 終焉重啟:第十條神徑 住進女友嫂子家,覺醒了透視之眼 透視神瞳:鑒寶醫絕天下 穿越1980年! 我是流氓啊,怎麼可能談戀愛 總裁穿越:我在天龍八部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