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怎麼了?信上寫了什麼?讓你這麼大的反應。”郭嘉好奇心爆棚,迫不及待問了出來。
士頌也沒磨嘰,直接把信遞到他麵前:“你自己看吧。”
郭嘉接過書信,仔細瀏覽起來:“臥槽~劉表這是不過了?”
此言一出,眾人也紛紛對信中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你小子彆磨嘰,趕緊說說信上寫了什麼。”典韋是個急性子,忍不住開口催促起來。
郭嘉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劉表一口氣集結了十三萬大軍,以蔡瑁為主將,他的侄子劉磐為副將,蒯良為軍師,於十日前兵發益州。”
“多少?十三萬?”
黃忠瞪大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他瘋了吧,荊州一共才多少兵馬?他把主力全部派出去,就不怕被人乘虛而入?”
賈詡輕撫胡須:“劉表此舉確實衝動了,賭性太大,先不說有沒有外敵乘虛而入,單就把主力全部派出去征伐益州就很不妥,益州道路崎嶇,沿途關隘眾多,根本不利於大軍展開,一次性派了這麼多兵馬過去,除了消耗糧草外並無多大作用。”
李儒點頭讚同:“確實,最穩妥的方案應該是前期先派三萬人出征,等到攻下關隘,掌控住進出益州的門戶,再派後續大軍跟上。”
“想他這樣一下派出這麼多大軍出征,要是前期打不開局麵,被益州軍堵在半路上,那樂子就大了。”
“什麼樂子啊?”典韋好奇道。
李儒抬手指天:“天氣越來越熱了,入蜀道路本就難走,兩邊更是山高林密,你說十幾萬人堵在路上,到時來個火災或者疫病,他們受的了麼?”
典韋撓撓頭:“俺記得荊州入蜀可以走水路的吧?”
李儒點頭:“確實可以走,不過也不可能十幾萬人都走水路啊,益州又不是沒有水軍,入蜀的水道狹窄,堵起來更方便。”
“有沒有一種可能,劉表已經買通了沿途的守將?”郭嘉猜測道。
“欸?”
賈詡眼前一亮:“還彆說,這個可能性還挺大的,不然按照劉表的性格,不該行此衝動之舉的。”
“嗯,我看八成就是這樣了,不然說不通。”
李儒這時也反應過來了,點頭附和。
“那什麼,咱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迄今為止咱們好像還沒收到劉焉身死的消息啊。”典韋突然舉手說道。
郭嘉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誇讚道:“不錯不錯,咱們老典現在腦子轉的挺快的。”
典韋一抖肩膀,甩掉他的手:“去你的,你彆以為俺聽不出來你是在嘲諷俺傻,小心俺揍你。”
“嘿嘿~開個玩笑嘛,彆介意。”郭嘉嘿嘿笑道。
士頌抿了一口茶,淡淡道:“老典,咱們沒收到益州的情報,恰恰就說明奉孝剛才的猜測是正確的。”
“啊?”典韋一臉懵。
“啊什麼哦,剛才還誇你腦子轉的快呢,現在怎麼又變遲鈍了?沿途的守將都被劉表收買了,封鎖個消息很難麼?”郭嘉吐槽道。
典韋恍然:“也是哦。”
“主公,要是益州之戰陷入僵持,咱們要不要趁機~”李儒開口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