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反,袁紹心裡樂開了花,雖然對於這個結果早有預料,但是投票結果確定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心情激蕩,盟主之位啊,一想到從今以後眼前這些人都要聽自己號令,自己的名字即將響徹大漢的每個角落,袁紹差點沒笑出聲,嘖嘖~這感覺太上頭了。
片刻過後,袁紹壓製住內心的激蕩,緩緩站起身,對眾人行了一禮:“多謝諸位厚愛,推舉我做這個盟主,我不勝榮幸,從今往後我當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上有國法,下有軍規,請大家務必遵守,不得違犯。”
眾人聞言紛紛抱拳頷首:“喏~謹遵盟主之令。”
麵對當前情形,袁術即便內心百般不樂意,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也跟著眾人一起對袁紹行禮。
爭到盟主之位,袁紹自然也不會做的太過分,宣誓完後當即任命袁術為副盟主,總督聯軍糧草後勤,眾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或者是這個結果都在他們的預料之內,至此,袁術的臉色才好看不少,雖然爭奪盟主之位輸了,但是總督糧草的權力也不少,他得了這個職位,麵子上也過得去。
宣布完對袁術的任命,袁紹開始任命起了先鋒官的人選:“聯軍初立,首戰極為關鍵,關乎聯軍士氣,這先鋒之職不知何人願意擔任?”
孫堅立馬跳了出來,自告奮勇道:“末將願擔。”
先鋒之職雖然危險,但也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孫堅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風浪越大魚越貴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況且他也不認為自己會輸,他久經沙場,對雙方形勢早有判斷,己方有三十幾萬兵馬,糧草充足,無後顧之憂,而董卓雖然也有十幾萬精銳,但是他有城池要守,不可能傾巢而出的,頂多派個幾萬人出來阻擋一下,三十萬打幾萬,包贏的,所以無論怎麼講,優勢都在自己這一方。
袁紹笑著點頭:“好,文台不愧江東猛虎之名,這聯軍先鋒之職就歸你了,望你日後奮勇當先,早日為聯軍打開局麵。”
“喏~末將遵令,必不負聯軍先鋒之名。”孫堅抱拳應答。
袁紹隨後環視一圈,大手一揮,下令道:“如今盟主之位已定,望諸位回去早做準備,待築台誓盟後,聯軍兵發洛陽!”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抱拳:“喏,尊盟主令。”
見此一幕,士頌忍不住心聲感慨,這時候的袁紹還是相當霸氣的,這盟主之位算是眾望所歸了,除了他之外還真沒人能鎮得住這幫驕兵悍將,不過後麵怎麼就得了個‘色厲膽薄、好謀無斷’的評價輸給曹操了呢?難不成是年紀大了腦子反應遲鈍了?
士頌越想越有這個可能,袁紹當初可是敢在宴席上跟董卓硬剛,對董卓拔劍相向的人,要知道當時董卓身邊可還站著呂布呢,說他膽子小?不知道彆人信不信,反正士頌是不信的。
至於說他‘好謀無斷’,好不好謀士頌不知道,但是從剛才袁紹趁著眾人氣氛到位,當即宣布今天定下盟主之位來看,他還是相當果斷的。
因此袁紹後期翻船輸給曹操,士頌有理由相信是因為他年紀大了,反應變得遲鈍從而沒法快速做出正確判斷所導致的,曹操年紀大了不也翻了幾次船嗎?劉備就彆說了,一仗把蜀漢家底敗了個精光,自己死了倒是一了百了,把諸葛亮給坑慘了。
自古美人歎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啊,有這麼幾個例子在,士頌決定等他年紀到了就立馬退休,堅決不犯他們這些人的錯誤。
“賢侄,在想什麼呢?”見士頌發呆,曹操拍了他一下,出聲詢問。
士頌回過神,搖了搖頭:“沒想什麼,隻是有些恍惚,如今盟主之位已定,與董卓大戰的日子不遠了,到時候不知會有多少士卒會犧牲。可是隻要一想到雙方的士卒都是大漢兒郎,沒有死在征討外族的戰場上,反而死於同室操戈,心裡就忍不住難受。”
說到這裡,士頌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歎氣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戰端一起,受苦受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啊。”
曹操聞言抬手搭在士頌的肩膀上,正色道:“賢侄,你能把天下百姓的安危裝心裡,這一點無疑是好的,叔父很是欣慰,但是你需記住,為將者切忌婦人之仁,自古以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隻要最後能擊敗董卓,還朝廷清明,再多的犧牲也是值得的,否則任由董卓這麼禍亂朝綱,天下間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小子受教,多謝叔父提點。”士頌說著對他行了一禮。
之所以跟曹操說這些,士頌存粹是為了後麵吸納難民做準備,他可是清楚後麵會發生什麼的,董卓火燒洛陽,把百姓都遷往長安,這一舉動不知道會造成多少百姓流離失所。而人口問題在士頌心裡一直都是排第一位的,無論是交趾、交州還是東南亞的發展都需要人口。
洛陽人口百萬,倉促間根本不可能全部遷移到長安,與其讓他們死在遷移途中,士頌覺得還不如自己找準機會截留一部分,能截多少截多少,一萬兩萬不嫌少,十萬八萬不嫌多,對於人口,士頌絕對是多多益善的。
不過這事也不是他一個人能乾成的,畢竟他手裡隻有三千人馬,拚了老命截胡萬把人就頂天了,所以到時候還是得拉點人一起乾,反正他有錢,大不了花錢買唄,以這些諸侯的尿性,讓他們拚命打董卓估計沒幾個人樂意,但是花錢請他們幫忙截胡點流民,相信會有很多人搶著乾的。
至於後麵怎麼把截胡到的流民弄回交趾,士頌也早就做過預案了,等仗打得差不多了,他就提前派人去跟荊州的世家打招呼,相信隻要利益到位,相信他們是不會拒絕幫忙的,總之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那就不是事。
士頌判斷這也是最後一次能大量收攏流民的機會了,等到討董結束,各路諸侯混戰,想再收攏流民估計不太可能了,那些諸侯也不傻,怎麼可能允許自己地盤上的人口外流呢?這年頭打仗打得就是人口和錢糧,沒有人,空有地盤有屁用啊,放那長草?
喜歡三國:我,交州土皇帝!請大家收藏:()三國:我,交州土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