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袁術,曹操就牙酸的厲害,大家都是人,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在彆人眼裡,他曹操發展的已經夠快了,短短一年時間從五千人馬變成十萬大軍,任誰看了都得豎起大拇指。
可是跟人家袁術一比,毛都算不上。
人家袁術缺錢糧了,隻要動動嘴皮子,自有一堆世家大族搶著給他送錢糧。
人家要是想占地盤了,直接把大軍拉出去轉一圈,輕輕鬆鬆就把地盤給占了。
這差距,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一想到袁術現在已經手握兩州之地,他的勢力直接與自己的地盤接壤,曹操腦殼就有點疼。
“主公可是想到了什麼煩心事?”
察覺到曹操神色有所變化,戲誌才出聲詢問。
曹操歎了口氣:“確實有一件事讓我挺頭疼的,袁術拿下豫州後,他的勢力徹底跟兗州接壤了,我倆一向不對付,我擔心這家夥腦子一熱直接對兗州動手。”
“說實話,如果隻是派兵來攻,我是一點不擔心的,論打仗的本事,我能甩他幾條街,可我就擔心他玩陰的,那就真的有點煩人了。”
戲誌才是個聰明人,一下就猜到了曹操的痛點:“主公是擔心他私底下拉攏兗州的世家?”
曹操無奈的點了點頭:“嗯,就是擔心這個,你們也知道,兗州世家一向看不上我,也就之前陳留一戰才讓他們對我的印象稍稍改觀了一點,要是這時候袁術跑過來摻和一手,結果~”
後麵的話曹操沒說下去,但是戲誌才和荀彧都聽明白了,還彆說,要是這當口袁術把手伸進兗州,對兗州的世家大族許以重利,那些人還真有可能站到袁術那一邊。
“主公,兗州刺史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得趕緊找人幫忙上表,隻有早日登上刺史之位,你才能名正言順的整合兗州資源對抗袁術。”荀彧當機立斷道。
說起這事,曹操又忍不住歎起了氣:“我也想早點早點坐上刺史的位置,奈何那些世家大族還是不肯鬆口啊。”
“這幫家夥太貪心了,兗州一共就就八個郡,他們一張口就要四個郡守之位,這條件我怎麼可能答應?”
荀彧搖頭:“不用等他們鬆口,我的意思是自上而下,直接由朝廷任命。”
“嗯?直接由朝廷任命?”
曹操聞言一臉懵逼的看著他:“文若,你怕不是在逗我?朝廷現在可在董卓手裡呢,那家夥恨我恨得牙癢癢,他能同意?”
“去年我駐軍在河內,他擔心把我逼急了會率軍襲擾司隸之地才會同意袁紹的表奏,任命我為東郡太守,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我身在兗州,對他可構不成威脅。”
荀彧微微一笑,臉上滿是自信:“主公放心,董卓一定會同意的,因為和袁紹一樣,他也需要主公來製衡袁術的發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曹操要是還不能反應過來,那這主公就當的太不合格了:“對啊,袁術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必須要有人遏製,不然整個關東地區他就是一家獨大了,這肯定不是董卓希望看到的。”
“他想安居長安,關東地區肯定是越亂越好,一個統一的關東,對他的威脅太大了。”
“嗯~正是這個道理。”荀彧笑著點頭:“現在整個中原之地,能擋住袁術兵鋒的隻有主公和陶謙。”
“陶謙年紀大了,早已失了進取之心,隻要袁術不主動進攻徐州,外麵發生什麼事他肯定也懶得管,說不定等袁術拿下兗州,迫於形勢,他會直接投了。”
“所以想要遏製袁術的發展,隻能依靠主公一人,這一點,董卓肯定也能看明白。”
“因此,哪怕他再恨主公,也得捏著鼻子同意,說不定為了能讓主公更好的和袁術對抗,他會直接任命主公為兗州牧。”
“好好好,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聽完荀彧的分析,曹操心中的陰鬱一掃而空,一連叫了三聲好,隻要能讓他徹底掌控兗州,單抗袁術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過他很快想到了一個問題,到底該找誰上奏表?
袁紹是肯定要排除掉的,之前欠這家夥的人情還沒還掉的,可不能再欠了,不然在天下人眼裡,他曹操就真成了袁紹的小弟了。
思來想去,曹操想到了陶謙,這老家夥之前就給自己送賀禮,想跟自己搞好關係,現在讓他幫忙上個奏表,應該沒什麼問題。
想明白這些,曹操也不再磨嘰,當即拿出紙筆,開始給陶謙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