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麵戰場早就打不起來了。
或者說,在檀石槐被袁基挾至漢軍軍陣後方之時,鮮卑軍隊就不敢輕動了。
無人下達命令,隻有幾個邑落大人維持局麵,但邑落大人自己也正鬨心著。
不過,對鮮卑來說幸運的是,漢軍這邊,由於袁基的命令,漢軍幾路將領並未繼續攻打鮮卑。
他們站於漢軍陣前,要麼虎視眈眈凝視鮮卑,要麼傲慢著無視鮮卑。
但不管怎樣,這一幕著實令鮮卑眾人鬆了口氣。
檀石槐沒了,鮮卑的精神支柱就徹底塌了。
如今他們首領生死未卜,鮮卑無人有信心能繼續同漢軍一決生死。
不過很快,雙方局勢又有了變化。
漢軍開始了新的動作。
袁基親衛將檀石槐的手信送到每個邑落大人手中,且漢軍裡突然奔出來一個典韋,隨機抓住一個邑落大人就往漢軍後方帶。
即使這名邑落大人極力掙紮,向族人們投去求救的目光,族人們也隻能表示愛莫能助,皆默默無視此景。
之後,就是漢軍以包圍的姿態,將鮮卑眾人暫時扣押。
有著檀石槐手書,本就生不起反抗之心的鮮卑,索性在漢軍的監視下,原地安營紮寨起來。
畢竟目前看來,鮮卑東、西、中三部若要全部釋放漢人,怕是要不少時日。
而隨著這批正麵戰場的鮮卑人安營紮寨,另一邊,還在追擊和連及鮮卑人的孫堅、公孫瓚、董卓三人,也接收到了袁基的指令。
黃忠帶人趕到之時,三人正追著鮮卑人打。
不斷迂回、襲擾、遠程射擊,鮮卑遷徙隊裡不時就死幾個人。
尤其是公孫瓚,攻勢更是迅猛。
他麵對異族的態度,就是打!通通打死!
由於他出生於幽州的邊郡,小時候,經常可見郡中豪族、百姓,皆常被烏桓、鮮卑等族襲擾,或侵略。
再加上他成年之後,對自己未來仕途的定位。
所以他見到異族,就強硬無比,認為異族從小孩到大人沒一個好東西。
他殺得肆無忌憚,在深深讚同袁基理念的同時,還時常覺得袁基有些過於保守了。
就該都殺死!
所以如今,黃忠帶著袁基的命令前來,董卓、孫堅都立馬停下攻伐腳步,隻有公孫瓚,不情不願停下對敵的架勢。
他不想停也不行,因為他此次手下領的兵馬是袁基的騎兵部曲。
聽到主公有令,即使公孫瓚還想繼續打,袁基的家兵也不會聽他的。
與此同時,黃忠將檀石槐的手書給了鮮卑帶隊的和連以及邑落大人。
看到檀石槐信中言說的交換漢人和族人這件事,鮮卑眾人皆十分讚同!
因為他們快撐不下去了。
再不尋求生機,他們這支遷徙隊伍就要被打死了。
此遷徙隊大部分都是手無寸鐵的鮮卑族人,沒有武器沒有戰甲,如同他們趕著的牛羊一般,任人宰殺。
此時得以喘口氣,眾人皆是乖乖跟著黃忠前往漢人駐紮之地。
並加入鮮卑軍隊,一起安營紮寨。
另一邊,關羽帶著袁基的命令,前往袁術和曹操一路。
結果,在半路上遇見了相互間隔好幾丈遠的兩人。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