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早年間的定位是武將。
或者說武德充沛的涼州人,大多都是這個定位。
他做過都尉也做過校尉,隻是後來年紀漸長,武力下降,智力也優秀得過分突出,才轉為文臣謀士。
所以賈詡若真心想要掙脫開袁基的手,袁基是無論如何都帶不走他的。
但他並不想鬆手,他內心當然很想同袁基親近。
賈詡剛要開口答應邀請,就被袁基的熱情感染得百感交集,隻能機械地隨著袁基走。
他早已在心中做好準備,若袁基與旁人一樣,聽見他自稱涼州人便轉身就走,他定不會生氣。
隻是他獨獨不希望袁基鄙棄涼州,輕視涼州之人。
可他萬萬沒想到,袁基竟像是毫不在意一般,甚至聽過他的自我介紹後,更加熱情起來。
這令他受寵若驚。
毫不誇張地說,他過去這些年已經半冷的心,竟奇跡般地因為袁基的一句話,一個舉動,瞬間回暖。
一種賈詡從未體會過的暖意流遍全身,最終湧向心口。
賈詡發誓,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有這種奇妙感受。
這種陌生情感讓賈詡瞬間懂得了為何會有“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
他之前所鄙夷的話語,此刻卻令他短暫共情了。
整理好心緒,賈詡與袁基同坐烤爐前。
出門遊玩,主打一個放鬆心情,袁基坐得並不如平日裡一般端正。
他慵懶愜意地坐著,搭配著如此好山水為背景,令人不由自主與之同感,放下疲憊,同享愜意。
袁基漫無目的地詢問:“文和經常來洛水邊賞景嗎?”
賈詡看看對麵連綿的山巒,第一次敞開心扉,他眼角含笑,“是,詡時常來這邊賞景。看到美景,心情也會開闊些。”
聞言,袁基不禁拊掌讚歎:
“文和真乃妙人!多數身處洛陽之人,大多緊繃,怕是都忘卻了如此自然的放鬆方式。”
“基曾經也是庸人自擾之人,日後定要多多向文和學習。”
袁基與賈詡隨意地交談,對他如同多年老友般親近自在。
仆從帶著馬匹走遠了,去到了能看到袁基,卻無法聽清他聲音的位置,以防打擾主人家的交談。
——這也是袁基要求的。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曆史中,許多私密話語都是身邊的家仆透露出去的。
所以袁基與人談話時,都儘量不讓仆從近身。
再者說,讓有些年歲才十二、三歲大的,在他看來還是孩子的人來伺候他,他也怪不自在。
隻是這樣下去卻會有安全隱患,所以找一個忠心保鏢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