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於路中停下休息時,張寶湊到張角耳邊,用氣聲說道:
“兄長,符水快沒有了……”
張角神情不變,問道:
“還能撐多久?”
張寶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
“可能……隻夠五六個村子了。”
張角聽聞此言,沉思片刻,“那就再往裡加些水,能撐住這段時日就好。以後你同二弟帶人再上山多采些備用。”
張寶鄭重點頭。
兩個人都沒有再繼續說話,緊接著,眾人休息完畢,繼續走在去往下一個村子的路上。
疫病發展至今,洛陽周邊地區,僅有地方官員對百姓零星地施藥,以及袁氏好心人的藥材救濟。
許多村落的百姓心裡,從此記住了“大賢良師”和“袁基”的姓名。
發展到如今,洛陽朝廷對此,無絲毫舉措與賑濟,亦無人在意此事。
因為朝廷內部也正在“人禍頻發”。
同樣的四月,洛陽官場發生了多起大事。
如今朝中,宦官曹節、王甫專權。
二人的父兄子弟大多都任職於中央或地方,殘害百姓,橫征暴斂,努力從各地撈著一波又一波油水。
其中,王甫養子王吉是這群人裡壞得最突出的人之一,他為官五年殺害了百姓萬餘人。
所以,滿朝文武百官早就看王甫、王吉不順眼很久了,其中就包括——陽球。
今年四月,原為尚書令的陽球遷任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是個雄職,雖然是比兩千石官,但其職責廣泛,權力極大。
官場人送外號“臥虎”,這個官職的手下還握有一個由1200名中都官徒隸組成的武裝隊伍。
恰巧,陽球是一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酷吏。
於是陽球上任司隸校尉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宦官。
他第一個下刀的就是王甫與王吉。
此時,正值宦官王甫出宮休假遊玩。
而王甫麾下官位最高的依附者——涼州人段熲,他正巧剛剛被罷官。
當初,段熲為了維持高官身份,選擇依附王甫。
段熲不覺得這有什麼可恥的,士族集團排斥涼州人,他若是不去依附宦官勢力,他連洛陽這個圈子都擠不進來。
今年三月,段熲被遷為三公之一太尉。
他這涼州人的日子也算好起來了。
然而四月,就因“日食”,段熲自己彈劾了自己。
東漢末年天災頻發,所以“逢災禍,罷三公”,就成為了一種“習俗”。
於是,這短短一個月的“三公體驗卡”就這麼到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