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得熱火朝天,忘乎所以。
不一會兒,兩人開始交流各自的計謀計策。
比如荀攸就說了一個話題:
“主公曾給攸講過一個案例,攸覺得此例十分經典。講得是敵方有兩個軍隊,甲兵五萬人,乙兵一萬人,二者呈掎角之勢……”
“攸覺得,二者既成掎角之勢,若要除甲兵,不如聲東擊西,佯攻乙兵……再在甲兵趕來的必經之路設上埋伏,若其不至,則除乙兵,若其至,則敗甲兵於猝不及防之下。”
“如此,可分而破之。”
荀攸一聊起兵法戰術,就滔滔不絕起來,雙眼放光,表情也變得豐富。
荀攸采用的是圍點打援、調虎離山之計。
賈詡肯定地點點頭,亦說了自己對此案例的看法:
“詡以為,可用攻心戰術。聽公達描述此例,二者之間的信任並不牢固,可以離間之計破之,瓦解雙方配合的信心。若是二者聯結密切,無法離間,亦可派出‘疑兵’,使其漏出破綻……”
離間?這荀攸倒是沒想過,他的表情若有所悟。
二者雖然此刻正在“紙上談兵”,但袁基並不會因此小看二者任何一人。或者說袁基就是因為看好他們每一個人,所以才極力招攬二人。
他此時正用欣賞的目光看著賈詡和荀攸,不時喝幾口酒,或撫掌表示讚同。
二人也時不時將袁基拉入話題。
賈詡詢問袁基:
“明公對此例如何看?該以何計策破之?”
袁基放下酒杯,坐姿放鬆地回複:
“公達之計自是不錯,基早已誇讚多次。所謂攻心為上,基覺得文和的攻心之計更是極好。”
“若是某麵對此局麵,則會——攻其必救。打擊其後方糧草基地,斷其糧道,迫其回防。如此,便可反客為主,攻守之勢異也。”
“若其不回防,便一步步蠶食對方資源,迫使其陷入絕境……”
賈詡聽聞此計,連連點頭。
荀攸已經聽過一次,但依舊心生感慨。
——主公深諳兵法,舉手投足意氣風發,讓人忍不住暢想,若其身處戰場,指點江山之時,又該是何等風采?
更是忍不住想象,若追隨其一起馳騁疆場,又該是何等的暢快。
賈詡和荀攸看向袁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亮,他們已經不知多少次感慨——有如此主公,此生何其幸哉!
典韋在一旁吃吃吃。
邊吃邊聽著三人的對話。
雖然他能聽懂,但又不能聽太懂,可這不妨礙他對三人都產生了敬佩之情。
尤其是袁基,典韋將袁基奉若天人,他簡直太崇拜他的主公了。
其他二位先生有謀略、能畫策,這是正常的,不然主公為什麼要招攬他們?
但主公也有謀略,他覺得“全能”都不足以形容主公!所以典韋一直拿主公當天神對待。
四人就這麼吃吃喝喝,說說笑笑。
後半場由袁基跳開場舞,另外三人瘋狂接舞。
跳得不亦樂乎。
這次大家喝得雖然儘興,但沒像上次一樣集體醉倒。
比如賈詡,這次就沒用袁基喂,自己將一碗醒酒湯全部喝光了。
也有可能是因為這次的湯不難喝的原因。
經曆過上次的折磨,袁基已經讓廚子改進醒酒湯的口味了。
此次的醒酒湯,雖說談不上香,但最起碼也能喝下去。
四人散場後,各自回房睡覺。
賈詡和荀攸都住在客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