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圍觀了整個過程。
見宦官那邊偃旗息鼓,不準備同曹操計較,他便也沒有再過多關注。
時間就這樣飛快流逝,抓住了春季的尾巴。
袁基早已脫下了狐裘和冬衣。
轉而換上輕便、柔軟的絲帛錦衣。
……
六月,朝會。
此次朝會與以往不大相同。
大殿四周圍繞的虎賁、禦林,比以往多了一倍。
從朝會開始前,大殿內就彌漫著一種肅殺之感。
依舊是文武百官跪坐兩側。
九卿的官位雖沒有明確排序。
但根據職權高低,以及太仆多進三公等原因,所以默認太仆為九卿中排列第四位。
袁基坐得比較靠前,算是朝堂裡前十的高官。
他靜默端坐,餘光掃視著周身的同僚。
所有的官員都嗅到了不同的氣氛。
今日朝前,無人相互寒暄。
眾人僅是點頭打招呼,就快速分彆,坐在了各自的位置上。
很快,伴隨著一聲:“趨——”
本就寂靜的大殿變得落針可聞。
在一片寂靜中。
“嗒……嗒……”
劉宏的腳步聲傳來。
他不緊不慢地踱步,仿佛走在花園裡一般閒適。
但每一個腳步聲,都像石頭落地一般,砸進了百官的耳中。
許多官員在下麵大氣都不敢出。
一時間,除了天子清晰的腳步聲外,大殿內再無其他聲響。
袁基周身的官員們倒還好。
見劉宏閒散地走著,他們也放鬆地坐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都是“身經百戰”之人,些許外物,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壓力,近乎為無。
袁基靜靜地正襟危坐,如往常一般,既不過分緊張,也不過分鬆懈。
很快,劉宏端坐上位。
所有官員皆行稽首禮。
禮畢,開始一日的朝會。
但由於今日的氣氛詭譎。
無人爭當出頭鳥。
所有人都靜坐原位,不吭聲,也不動身。
不過很快,就有幾個官員出列。
開始上奏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
劉宏頗有耐心地聽著,一一同意。
終於,又有一個官員出列,打破了朝堂維持許久的平靜。
隻見那人出列,聲情並茂地下拜:
“臣昧死再拜,謹奏陛下:”
“按《周官》有‘議大夫’之職,掌論議朝政;孝武皇帝……今陛下垂拱而治,需廣開言路。”
“近日,臣觀朝中,現有議郎僅十人,晝夜當直猶恐不及。且其多為今文經學者,此恐不利於朝政。”
“臣請奏,望陛下可擇選研習古文經之學者,入朝議政。”
“臣愚鈍,惟陛下察納。頓首再拜以聞!”
劉宏聽聞後,點點頭:
“有理。眾卿以為如何?”
一句話過後,朝廷無人發聲。
如今朝堂上的鬥爭都還聚焦在宦官和士人之間。
今古文這類話題,好久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裡了。
倒不是大家將矛盾都忘了,而是劉宏帶領宦官鬥得太投入了。
以至於突然聽聞要從古文經學者中擇選議郎,眾人都不知該作何反應。
不過漸漸地,有人反應了過來。
朝堂上的士人,依舊是今文經占據大多數。
於是大多數人的餘光都瞄著前排的袁基和司徒楊賜。
袁基麵無表情,眨了眨眼睛,不發一言地同樣瞄著楊賜。
於是,滿朝廷的人,都瞄著楊賜。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