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麼多年,今文經固步自封,各家各派將自己的那點知識捂得嚴嚴實實,在學術,在辯經上,已經很難有什麼人才了。
所以何休很難不摩拳擦掌,等待著來自古文經大儒的辯經邀請。
而另一邊古文經的政壇、文壇,亦是百花齊放。
其中,學術界的最著名代表人物,就是鄭玄、鄭康成。
後世,將他的學說稱為“鄭學”,是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
甚至貞觀年間,鄭玄被列為二十二“先師”之一,配享孔廟。
而他的著名學術成果,是他前後花了二十多年,完成的《三禮注》。
由於他對《禮》的深入研究,使得古文經在禮製方麵,已經於學術界取得重大成果。
若是無人挑起今古文之爭還好,那鄭玄的《三禮注》便可潛移默化帶領古文經走向勝利,壓倒今文經早已腐朽的禮製。
但如今不行了。
今文經眾人看著鄭玄在學術界的架勢,紛紛慌亂。
不斷攛掇何休快將鄭玄拉下神壇,趁著今文經在政治場上還擁有著巨大優勢,一舉將古文經打落泥潭,使其再不複起。
而恰巧就在今年。
180年。
鄭玄回到家鄉,建立了一個擁有全新教學模式的私學。
此私學一經建立,學者絡繹不絕,源源不斷奔向鄭玄老家青州北海高密縣。
而隨著學子而去的,還有眾多古文經的士族。
他們也同樣攛掇鄭玄為古文經出一口惡氣。
並攛掇著鄭玄在學術上辯倒今文經,最好是把今文經的《禮》給辯廢了。
其深層次的目的就是——他們也想成為下一個擁有做官渠道的“今文經士族”。
在兩者的巨大聲浪下,何休和鄭玄這兩個學術界大儒,紛紛扛住了壓力,默不作聲地各做各的事。
當然,這隻是暫時的。
何休在家裡不斷整理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他要做好隨時隨地同鄭玄展開辯經的準備。
鄭玄一如往常地教著學生。
但私下裡,他將過往研究的經書又重新拿了出來,細細研究品讀。
雖然二人都做好了辯經準備,卻也都各自心裡清楚,現在還遠遠不到需要他們辯經的時候。
如今實在沒到衝鋒陷陣的地步。
兩方的號角都沒吹響,隻靠著今古文經的一部分士人爭鬥,實在是無法觸及根本。
政治界的雙方高層全部不聲不響。
可即使隻是這樣,兩個群體中的大多數人依舊沸騰。
兩派爭鬥的熱度,如今在大漢居高不下。
而在今年夏天最炎熱的時期。
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事件。
古文經學派的一個士人,當街殺死了自己的恩師。
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拿著刀狀若瘋癲,連刺其師百刀以上。
此事一出,輿論沸騰。
這簡直是對儒家倫理的極端踐踏。
“尊師重道”、“三綱五常”是儒家的倫理秩序,師生關係往往類比父子。
在以往的大漢,此人所犯下的罪行,乃十惡不赦之罪,需被處以極刑,就連家人亦受牽連。
而如今的大漢,暗流湧動,此事更是直接惹了眾怒。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