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原王孟謙上前——”
“宣——扶風鄧仲山上前——”
很快,有兩人走上高台,於兩側坐好。
太常陳耽繼續主持:“二位就《春秋》首句‘元年春王正月’為辯題,辯《左傳》與《公羊傳》孰解讀更優。”
題目已出,很快,雙方展開了辯論。
今文經辯手一上來就開口:“‘元’者,氣之始也,天地之本。孔聖人變一年為元年,意為大一統!”
然後他開始口若懸河,辯證《公羊傳》言大一統的正確性。
並言,孔聖人寫此言的隱意——“是為後世漢家立大一統之基。”
此乃真正的微言大義。
在一旁聽著的袁基都快被逗笑了。
他極力克製自己的表情。
讖緯學確實是如此,今文經已經將孔子神聖化。
即使在大漢立國之前,孔子已經去世兩百多年。
但在今文經士人的嘴裡,孔子就是精通預言,可早兩百年為後世大漢的大一統立根基。
古文經辯經選手聽此言,不同他爭元字,直接轉到王字上。
“王非泛指,乃指‘周王’。”
古文經士人主要陳述的觀點是,孔子奉“周王”為正統,是要認可魯國年份記錄的正確性,而不是為了什麼兩百年後的大漢。
此為史實,就該如此解讀,而不是在解讀中扯到後世,加入個人色彩。
否則,要是如今文經所言,那孔子還是史家嗎?不就成讖緯家了嗎?
此一言,直接將今文經士人說懵了。
不是,古文經的人為什麼不跟他辯元字啊,他背了很久的,現在將他節奏打亂,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回了。
他試圖跳出自己背誦的辯經話術,然後他發現,跳出之後,更不會辯了……
於是,第一場,今文經士人被古文經士人完敗。
袁基在一旁圍觀,憋笑得真的很艱難。
他就說今文經士人辯經素質不行吧,就以這種水平,今天能辯贏的今文經士人,恐怕十隻手指就能數出來。
前邊的劉宏也有點想笑。
他死勁繃住嘴角,努力讓自己的喜意不要那麼明顯。
果然。
接下來,今文經辯經選手為所有人表演了個十二連敗。
而且敗得普遍都挺快的。
幸虧第十三個,陳郡袁氏袁渙出戰,贏下一場。
不然今天,今文經士人將顏麵掃地。
當然,現在的顏麵也快沒得差不多了。
場內圍觀的今文經士人皆低頭不語,有的甚至羞臊離席。
古文經士人則挺拔著身姿,臉上全部帶著與有榮焉的神情。
場下的荀爽見此,在心裡暗暗慶幸。
幸虧他及時分析出袁氏行事的信號,及時確立荀氏古文經士族的身份,不然他荀氏今日也是羞臊的一員。
台上的楊賜還能穩得住,臉上不動聲色,身子也坐的穩。
袁基看了他一眼,眼神充滿關切。
楊賜回了袁基一眼,示意他:沒事,這才哪到哪啊?後麵還有的熬呢。
果然,如楊賜所料。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