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這時,袁基高舉笏板,鄭重開口:“陛下!北征鮮卑,乃國之大事。汝南袁氏,世受國恩,值此之際,我袁氏不可不報大漢百姓、不報陛下。”
“所以,袁氏願舉全族之力,出糧一百萬石!”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國庫也隻能出一百萬石,雖說眾人心中都知曉,袁氏真正的實力還可出更多,但沒有哪個人真能為國為民到袁基這個份上,能將自家的錢財拿出來,為國家打仗。
一百萬石,袁氏是真的沒少出了。
但這還沒完,袁基繼續說:
“此前,臣於益州平亂,處置了一群貪官汙吏、地方惡霸,所得錢財,皆一一記錄在冊。約有萬錢,約可折為二百六十萬石糧草。”
二百六十萬石,朝廷才可出一百萬石。
真正的“殺大戶,濟朝廷”。
這還是因為袁基將地都分了出去,不然這個數據可翻數倍。
糧食——袁基於當地豪強處折成了便於攜帶的財物,所以最終,所彙聚的錢財,就成了一筆巨款。
隻益州一州最貪的十家左右豪強,全部抄家之後都可得近三倍的國庫極限支出,這還是佃農、奴仆、土地都不算作財產的數據。
可想而知,民間士族、豪強都藏富幾何。
所以政治性抄家,真的是一種簡單、高效的財富再分配手段了。
劉宏此時簡直興奮極了。
去哪裡找這麼好的臣子啊?!
幫你打仗,還幫你出錢,所有的一切他都幫你準備好,就連眾人的反對他都能一一駁倒。
劉宏的心瞬間狠狠激動起來,他立馬開口:
“大漢有袁太仆,何其有幸?!朕有袁士紀,更是幸甚至哉!”
“袁愛卿都為國做到如此地步,朕亦要出錢!張常侍!”
“臣在!”張讓在一旁俯首作聆聽狀。
劉宏大手一揮,“從西園中撥出三十萬石糧草,以供大軍出征!”
“遵陛下之令!”
劉宏的三十萬石是真的沒少出,劉宏說出這個數字後,心裡就開始一陣陣肉疼。
雖說他賣官鬻爵賺得不少,但他花出去的也多,這三十萬石,可是他攢了許久的錢。
雖說還留了一點,但這跟全部拿出來也沒什麼差彆了。
很快,隨著劉宏的話音落下,大司農張溫開口:
“陛下!臣張溫亦願為北征出錢糧,臣可出十萬石。”
此一語,就像開啟了某種開關。
緊接著,一群原本一直很安靜的人紛紛開始有了響動。
今日難得出現在大眾視野裡,麵帶病色的楊賜,沉穩出列。
“臣楊賜,願為北征出資二十萬石糧食。此錢糧不必歸還,臣自願為大漢討伐不臣之舉,做出微薄之力。”
話音剛落,終於等不住的盧植出列:“臣盧植,願出三萬石糧食!”
這三萬石,幾乎可以說是盧植能拿出的全部家產,此次一番心緒激蕩,家底都要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