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起身,往沙盤方向走了幾步,指向西部。
“西路,草原為主,適合野戰衝鋒,也適合支援各處。自然,鮮卑人也是如此想的。”
“大家都會想令西路,比中路的主戰場更快勝利,如此才可支援各處。”
“既如此,我們可反其道而行之,西路此次采用‘拖’字訣。”
袁基聽後沉思片刻,再拊掌認可。
隨即,袁基麵向賈詡。
“既如此,文和出兵雲中郡,坐鎮西路,可好?”
賈詡單膝跪地,抱拳:“謹遵衛將軍之令!”
袁基頷首,走到沙盤前,將代表西路的小旗放在中間偏後的位置。
荀攸退回座位坐好,賈詡上前,來到沙盤東路附近。
“東路,有高地,有窪地,若要進攻,肯定緩慢。”
賈詡指指高處,再指指低處,說:
“然,此地形一旦利用好,可幾擊乃至一擊必勝。此路若先突出重圍,則可支援主路,將鮮卑人夾擊於中路。”
此乃利用鮮卑人的思維定式。
東路地形是不好突擊,但誰說東路不能快速消滅敵軍的?
袁基點點頭,鄭重看向荀攸:“東路,公達坐鎮。可好?”
荀攸單膝跪地:
“謹遵衛將軍之令!”
袁基頷首,轉身將東路旗幟放於前端。
此次出兵,袁基三人商議許久,最終決定,隻動東、西二路的排布。
在總路線上,運用太過複雜的打法,容易失誤,突發情況也多。
三路隻重新分配兵力,調動一下左右兩支的分配,或可有奇效。
其餘的計策、計謀,則取決於各路具體的打法了。
主帥詢問此次的兩位軍事參謀,即使其他將領激動得心臟都要從嗓子裡跳出來,也隻能安穩坐著。
比如呂布。
袁基也是最近才發現,呂布原來還是個慢熱的人。
最開始呂布還表現得成熟穩重一些,結果越來越暴露自己的真實性情。
尤其是前段時間的一場大勝後,呂布徹底不裝了。
天天興奮、激動,在軍營裡來回串門。
現在隻有董卓還十分喜歡搭理他,剩下的顏良、文醜、孫堅、公孫瓚等人看到他扭頭就走。
他有時候還會來袁基這沒話找話,不是問什麼時候出征,就是問他能不能當前鋒。
呂布還很喜歡跟典韋玩。
即使典韋不是護衛袁基身側,就是去找山猙,呂布也依舊逮到空閒時間,就約典韋打一場。
典韋竟然也挺喜歡跟呂布玩,他對呂布比對顏良好多了。
袁基感覺,呂布好像把這麼多同僚,都當做朋友一樣交往。
主打一個我開心我的,你不開心,那一定是我煩你煩的還不夠。
不知道呂布之前是個什麼經曆,但看著他開心的樣子,袁基也就稍微縱著他一些。
不過現在這種重要的場合,呂布表麵上還是很正式很沉穩的。
他隻是左右來回看賈詡和荀攸,再看看袁基,並在心裡猜測一下自己會當哪一路的前鋒。
西路,這次要“拖”,不適合他。
東路雖然不拖,但地形不適合騎兵衝鋒,也不適合他。
最好還是在袁公手下,又是主路。
袁基自然也知道每個人的性格、傾向,所以儘量分配合理。
“中路,領兵兩萬五,前軍呂都尉,中軍使匈奴中郎將、典校尉、公孫都尉,後軍張都尉。”
“西路,賈軍師都督西路諸兵事,領兵一萬,前軍董校尉,中軍文校尉、護烏桓校尉,後軍黃校尉。”
“東路,荀軍師都督東路諸軍事,領兵兩萬,前軍曹校尉,中軍顏校尉、孫都尉、夏侯校尉。”
語畢。
眾人皆單膝跪地,抱拳:“謹遵衛將軍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