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派多了,漢軍就開始往下扔石頭,直接把鮮卑騎兵給砸死大半。
而且漢軍跑得賊快,見勢不對,立馬跑,沒有絲毫留戀。
畢竟原地就一堆大石頭,沒什麼東西比命重要,自然是有個風吹草動,就戰術性撤退。
這種境況下。
他們鮮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於是鮮卑騎兵集體換了條路。
經過一段漫長時間的趕路,眾人終於走到另一條路上。
馬上又要過一個台地,拔石派斥候上前查探。
半晌過去,斥候未歸。
拔石此刻都沒力氣怒了。
這條路上居然也有漢軍?!
那他們換條路,又走了那麼遠,是為什麼?
現在擺在拔石麵前的有兩條道:一,繼續換路。
但拔石覺得下條路大概率還有漢軍等著。
二,派兵衝上去。
但這樣依舊會損耗兵馬,且接下來還不知道要趕多少路,要遇到多少這樣的情況。繼續消耗下去,不用打,他們就可以宣告戰敗了。
兩相對比之下,拔石決定再次換條路。
這樣比較穩妥,最多累了點,但最起碼不會損耗士兵。
於是眾人又換了一條路。
眾人疲憊地走了很遠。
並再次到了該派斥候的時刻。
拔石已經大概能預料到,接下來他們會麵對什麼了。
果然。
等了半天也沒見一個斥候下來。
其實派到現在,專業斥候已經有點不敢上去了,如今派上去的,都是有點類似敢死隊的士兵。
此刻,擺在拔石等人麵前的依舊是之前的兩個選擇。
但士兵已經極度疲憊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鮮卑士兵之前的豪情壯誌,早已被磨得一乾二淨。
現在眾人隻想儘快抵達目的地,根本不再想什麼進不進攻的事。
最終,左思右想,拔石做了個艱難決定:
“不趕路了,原地紮營!”
他們去附近找了找水源。
在一處有水源的地方,鮮卑人開始安營紮寨。
繼續趕路,皆是消耗。
不是消耗體力和士氣,就是消耗士兵的命。
反正此路的任務是固守,防止漢軍北上。
那他們索性就找個必經之路安營紮寨好了。
不進攻了,就防守吧。
於是疲憊的鮮卑軍隊,開始安營紮寨。
見此場景,曹操等人也改變了策略,決定不等鮮卑先進攻了。
他們漢軍先出兵,夜襲!
漢軍白日以逸待勞,除了推巨石並逃跑的那兩隊人,剩下的人根本沒耗費什麼體力。
既然如此,也不必分出一支軍隊示敵以弱了。
不妨全部都是偷襲軍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給鮮卑騎兵來個四麵包抄!
不得不說,他們選的時機很正確。
此刻的鮮卑人,有一個算一個,都累壞了。
眾人隻想趕緊紮營,安心休息。
若是讓他們緩幾天,可能眾人的體力、精神就都恢複了。
喜歡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請大家收藏:()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