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檀石槐帶著眾人,舉行了鮮卑最盛大的祭祀儀式,以此祭奠死去的四萬族人。
檀石槐不僅是表麵演出的痛心,他是真的很痛心。
還沒同漢軍正式開戰,就被滅了四萬兵馬,再加上之前鮮卑的種種敗績。
這讓檀石槐真正開始重視起漢軍,重視起袁基。
但對於袁基來說,他從未輕視過任何一人,他重視著每一場對戰。
隻有如此,他才能在戰場上以極致的戰損比,贏得階段性勝利。
而此次決戰,袁基從一開始,就依舊很重視。
在此地能消耗鮮卑多少兵馬,全憑鮮卑能投入多少兵馬運糧。
無論派多派少,隻要派了,此計就算成功。
袁基不會拉出自己的五萬兵馬直接與十萬騎兵對打,這樣即使最終勝了,也是慘勝。
他要不斷削減鮮卑的兵馬,不斷減少漢軍對敵的數量。
但檀石槐不能接受。
檀石槐要以絕對的優勢,一舉殲滅漢軍。
這是賭上鮮卑生死存亡的一戰,既然如此,就要全軍壓上!
此戰若敗,留其他各地兵馬,還有什麼用?
充其量隻會被漢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慢慢吞噬殆儘。
所以檀石槐祭奠完族人後,做下了一個決定。
一個重大的、幾乎所有族人全部反對的決定。
另一邊,中路河道處。
由於鮮卑經曆過運糧、被火燒、救火、處理屍體、祭祀,耽擱了太久時間。
袁基這邊緊趕慢趕,先頭部隊早早趕到了中路的河道旁,已經開始投入建設中路營地的工作中了。
將浮橋、橋頭堡好好修繕完整,並在營地、河道、山丘上做好防禦工事。
隨著袁基主部隊的到來,中路營地已經重新被建得有模有樣。
袁基主部隊到來的一刻,全部人馬投入建設營地的任務中。
一時間,中路漢軍營地熱鬨非凡。
短短不到一天時間,訓練有素的漢軍就將一座堅固營地建了起來。
“文和、公達,坐。惡來,你也坐。”
四人在大帳內,圍坐於桌案處。
袁基倒上四杯水,並將其中三杯慢慢推於三人麵前。
然後,他麵色嚴肅地開口:
“我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隻怕,我軍減少對敵數量的目的,不能達成。”
袁基眉頭皺起,不停摩挲著扳指,細細感受著上麵微小的劃痕,些許焦慮卻揮散不去。
五萬對六七萬騎兵,是袁基能接受的人數。
以少勝多,能用計、導勢,比如此次大火燒死鮮卑兵馬。
可正麵戰場,將五萬兵馬拉到十萬騎兵麵前,想要以少勝多,何其難也?
就怕,真正對戰之數,不如袁基所想一般。
但他是主帥,他需要時刻控製自己的情緒。
所以麵上,他隻微微皺了一下眉,然後又恢複了溫和的表情,並詢問:
“都說說看,有什麼想法?”
一旁的賈詡和荀攸,聽到這話都陷入了沉思。
經過快節奏的趕路,其實二人已經很疲憊了。
但他們依舊很認真地思考,用儘全部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