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王庭這片戰場,四處皆是亂象。
這是一場沒有指揮的戰鬥。
除了漢軍一千人馬及成隊的鮮卑士兵,其餘的人,皆是憑借生存本能在戰鬥。
但好在今夜,就連最最麻木的那批漢民們,都被火光照得漸漸醒來。
日前,名叫許攸、呂布、關羽、黃忠的漢軍使者說的話,重新在眾耳畔響起:
漢軍來了。
漢軍勝了。
大漢驃騎將軍來了!
他們!這次真的能回家了!!
“我要去找我女兒!”
“我兒子呢?我兒子在你們那個營地裡嗎?”
“我妻子在哪個裡麵嘞?”
鮮卑根據漢民年齡、力氣不同,將所有漢民劃分了不同營地。
至於其他?鮮卑不管。
漢民對於鮮卑來說,是耗材,是隨時可舍棄,可再次抓取的“東西”。
可今日,漢民們不再是鮮卑隨手可操控的“牲畜”。
他們有家,有漢軍撐腰,他們是堂堂正正的漢人!
數年如一日的苦楚裡,他們見到了希望。
是漢軍讓漢民們見到了希望!
可與此同時,這群漢民,也同樣讓漢軍見到了希望。
本來,袁術領一千兵馬同鮮卑王庭內人數眾多的鮮卑騎兵對戰,是死亡率極高的一場戰鬥。
袁術等人能依靠的,隻有猝不及防之下,對鮮卑施展的火攻;以及讓鮮卑眾人在摸不清楚狀況時,慌不擇路地出逃。
但現在,袁術卻突然發現鮮卑王庭內,隨處可見漢人戰鬥的身影。
此刻,人人皆兵。
腿腳麻利的老漢,三拳兩腿絆倒一個鮮卑士兵;婦人執刀奮起,一刀攮死鮮卑人;孩子不哭不鬨,躲在角落裡走著,卻不忘幫長輩們遞刀。
眼前的一幕,帶給袁術的震撼感,無法精準用言語描述。
他二十幾年的人生裡,有兄長,有士族,有洛陽,有官場,甚至有庶子袁紹。
但沒有這些人。
這些給予袁術巨大觸動的人,此前從未被袁術看在眼裡,此刻卻令袁術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
袁術早已在心中下定過決心,一旦出現意外,他帶領的一千人戰至最後,戰到一個都不剩,他也要完成兄長賦予此路的任務。
他早已做好了隨時隨地犧牲的準備。
趕路、等待,他認真、快樂地過好了每時每刻,他認為如此,他就不會再有絲毫遺憾,可為兄長大業,決然赴死。
但看到四周同鮮卑士兵戰到一起的漢民們。
看到他們男女老少一齊上陣的場景,他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實在是太悲觀了。
還有兄長在等著他回去,他怎可輕易想著犧牲?!
此刻的戰場中,人人皆是袍澤。
此戰,亦隻能是鮮卑死,漢軍活!
很快,許多漢民都自發組成小隊,一邊向大門處撤退,一邊擊殺沿路的鮮卑軍。
他們此前數年,乃至數十年積累的怨氣、恨意,今夜全部有了泄憤對象。
沒有哪一刻能如此清晰地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戰,是在為家人而戰,也是在為其他漢人而戰。
“錚!”
“噗——”
戰場隨時有人死亡,鮮卑的許多士兵見勢不妙,已經不與漢人多做糾纏。
他們開始掩護鮮卑王庭內的家眷、貴族們撤退。
至於退到哪,他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