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江南的一個小村莊裡,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若是在葡萄架下靜坐,便能看到天上的南天門緩緩開啟。若是趁天門開啟之時,將石頭從門外往家裡扔,那石頭便會化作金子。
村裡有個叫李誠的年輕人,與弟弟李實相依為命。兄弟倆勤勞樸實,但因家境貧寒,常常食不果腹。李誠尤其善良,總是把最後一口飯留給弟弟,自己餓著肚子去田裡乾活。
這年七夕前夕,李誠在田裡耕作時,聽到村裡的老人們又在談論那個神奇的傳說。
我爺爺說他年輕時真的見過南天門開,白發蒼蒼的王老漢神秘兮兮地說,但那石頭必須是從門外往門裡扔,方向錯了可就不靈了。
是啊是啊,張婆婆接口道,而且石頭不能太大,要像雞蛋那般大小最合適。太大了神仙會覺得你貪心,太小了又顯得不夠誠心。
李誠聽得入神,鋤頭都停了下來。晚上回到家,他把這個傳說告訴了弟弟李實。
哥,這肯定是騙人的!李實不以為然,要真有這等好事,村裡早該富得流油了,哪還會有人挨餓?
李誠卻若有所思:可那麼多老人都這麼說,總不會全是編的吧?明天就是七夕了,不如我們去試試?
李實撇撇嘴:要去你去,我可不想白費功夫。
第二天清晨,李誠照例先去村東頭看望獨居的張婆婆,幫她挑水劈柴。張婆婆見他心事重重,便問起緣由。
婆婆,您說那個七夕看南天門的傳說,是真的嗎?李誠一邊劈柴一邊問。
張婆婆眯起眼睛笑了:孩子,傳說之所以能流傳這麼久,總有些道理。不過啊,這世上的好事,多半隻眷顧心地純良之人。
李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傍晚回家時,他在河邊撿了幾塊光滑的小石頭,大小正如張婆婆所說,像雞蛋一般。
李實見哥哥當真準備去試那個傳說,忍不住嘲笑:哥,你也太天真了!
試試又何妨?李誠笑道,反正今晚月色好,就當是乘涼了。
夜幕降臨,銀河橫貫天際,繁星點點。兄弟倆來到村後山坡上張婆婆家的葡萄架下。這葡萄架有些年頭了,藤蔓粗壯,綠葉茂密,在月光下投下斑駁的影子。
李誠席地而坐,仰頭望著星空。李實雖然嘴上說不信,卻也跟了過來,手裡還偷偷拿了一塊比拳頭還大的石頭,藏在身後。
哥,要是真能變成金子,咱們就發財了!李實突然興奮起來,到時候買大房子,娶漂亮媳婦,再也不用種地了!
李誠搖搖頭:弟弟,錢財乃身外之物,夠用就好。若真能得些金子,我想先幫張婆婆修修她那漏雨的屋頂。
李實不以為然地哼了一聲。
夜漸深,露水打濕了衣裳。李實開始不耐煩:我就說是騙人的吧!都這麼晚了,哪有什麼南天門...
話音未落,葡萄架上的葉子突然無風自動,發出沙沙的響聲。一道銀光從天空傾瀉而下,照亮了整個葡萄架。兄弟倆驚訝地抬頭,隻見夜空中緩緩浮現出一道金光閃閃的大門,門楣上南天門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真...真的出現了!李實結結巴巴地說,眼睛瞪得溜圓。
天門緩緩開啟,裡麵金光四射,隱約可見瓊樓玉宇,仙鶴飛舞。一陣清越的仙樂隨風飄來,令人心曠神怡。
李誠連忙取出準備好的小石頭,按照傳說,站在葡萄架下,將石頭從門外方向往家裡扔去。石頭劃過一道弧線,在穿過天門光芒的瞬間,竟真的變成了金燦燦的金塊,落在他腳邊。
金子!真的是金子!李誠驚喜地撿起金塊,入手沉甸甸的,在月光下閃閃發光。
李實見狀,立刻掏出藏在身後的大石塊,迫不及待地扔了出去:看我的!這塊更大,變成的金子也更多!
然而,那塊大石頭飛向天門時,不但沒有變成金子,反而的一聲砸在了天門門框上。天門劇烈震動,裡麵的仙人們驚慌失措。隻聽一聲巨響,天門迅速關閉,金光消散,夜空恢複了平靜。
怎麼回事?我的金子呢?李實慌張地在地上尋找,卻隻找到一塊普通的石頭。
李誠手中的金塊也在天門關閉的瞬間,變回了原來的小石頭。兄弟倆麵麵相覷,既驚訝又失望。
這時,張婆婆拄著拐杖從屋裡走出來,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切。
孩子們,她慈祥地說,傳說之所以能流傳,是因為它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知足者常樂,貪心者一無所有。天門隻對有分寸、懂滿足的人敞開啊。
李誠恍然大悟,向張婆婆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婆婆指點。
李實卻仍不甘心:明年!明年我一定準備合適的石頭再來!
張婆婆搖搖頭,歎息道:天門百年才為同一人開一次。你們兄弟,要等下一個百年了。
回家的路上,李誠安慰弟弟:彆難過了,至少我們真的見到了南天門,這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李實悶悶不樂:可金子沒了...
勤勞的雙手一樣能創造財富,李誠拍拍弟弟的肩膀,明天我們早點起床,把東邊那塊荒地也開墾出來,種上芝麻,秋天定有好收成。
月光下,兄弟倆的影子一前一後,漸漸消失在村道儘頭。葡萄架上,一串串未熟的葡萄在夜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這個七夕夜的奇妙經曆。
從此以後,村裡人再談論七夕看南天門的傳說時,總會加上一句:記住啊,石頭不能太大,人心不能太貪。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