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空氣中還帶著幾分寒意。我背著書包走出家門,嘴裡叼著半塊饅頭,媽媽在後麵喊著:小滿,把圍巾圍上!我假裝沒聽見,一溜煙跑出了院子。
我叫林小滿,今年十歲,在村裡的小學上四年級。我家住在村東頭,門前是條土路,路兩旁種著高大的楊樹。每天上學,我都要經過張爺爺家門口。
張爺爺是我家鄰居,今年八十歲了,一個人住在那間青磚小院裡。聽媽媽說,張爺爺年輕時是村裡的教書先生,後來老伴走了,兒女都在城裡工作,就剩他一個人守著老房子。張爺爺待我極好,常常從口袋裡摸出幾顆糖給我,還會給我講他年輕時教書的故事。
這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蹦蹦跳跳地往學校走,卻在村口的電線杆旁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張爺爺靠坐在電線杆下,雙手搭在膝蓋上,目光望著遠方。
張爺爺!我跑過去,您怎麼坐在這兒?今天不去街上喝茶啦?
張爺爺轉過頭,臉上露出熟悉的笑容,但今天這笑容似乎有些吃力。他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棉襖,頭上戴著一頂舊氈帽,臉色比往常更加蒼白。
小滿啊,他的聲音有些沙啞,今天不去了,走不動嘍。
我蹲下身,發現張爺爺的呼吸比平時急促,額頭上還有細密的汗珠。您不舒服嗎?要不要我扶您回家?
張爺爺搖搖頭,目光又轉向遠處的岔路口。我在這兒看看,看看哪條路好走。
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村口有三條路:一條通往集市,一條通往鎮上的大路,還有一條是進山的小道。這三條路我閉著眼睛都能走,不明白有什麼好看的。
您要去哪兒啊?我好奇地問,您家不就在我家旁邊嘛。
張爺爺聽了,突然笑了起來,那笑聲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回家啊,小滿,爺爺要回家了。
我更加困惑了,正想再問,張爺爺卻伸手幫我整了整歪掉的紅領巾。快上學去吧,彆遲到了。他的手指冰涼,碰到我的脖子時我不由得縮了縮。
那您...
去吧去吧,張爺爺揮揮手,爺爺再坐會兒。
我站起身,猶豫了一下,還是往學校跑去。回頭時,看見張爺爺依然坐在那裡,晨光給他鍍上一層金邊,像是要把他融化在陽光裡似的。
一整天,我腦子裡都想著張爺爺的話。放學鈴一響,我就迫不及待地衝出教室。春天的傍晚,夕陽把整個村子染成了橘紅色。我一路小跑,快到村口時,遠遠地又看見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但今天的張爺爺和早上完全不同。他穿著一身嶄新的深藍色中山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腳步輕快地走在村外的小路上,方向是進山的那條道。
張爺爺!我大聲喊道,追了上去,您穿這麼漂亮要去哪兒啊?
張爺爺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夕陽的餘暉照在他臉上,我驚訝地發現他看起來年輕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似乎都舒展開了,眼睛明亮有神。
小滿啊,他笑著說,聲音比早上清亮多了,放學啦?
我點點頭,好奇地打量著他。您這是要去哪兒?早上不是還說走不動嗎?
張爺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口袋裡掏出兩顆水果糖,是我最喜歡的橘子味。給,拿著。
我接過糖,發現張爺爺的手溫暖乾燥,完全不像早上那樣冰涼。謝謝爺爺!您還沒說要去哪兒呢?
張爺爺看了看天色,西邊的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天快黑了,他說,語氣突然變得認真,小滿,快回家吧。
那您...
爺爺也得回家了。他微笑著摸了摸我的頭,然後轉身繼續沿著小路走去。我站在原地,看著他的背影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暮色中。
回到家時,我發現張爺爺的院子裡燈火通明,聚集了很多人。幾個大人站在門口低聲交談,臉上帶著悲傷的表情。我好奇地趴在牆頭張望,被媽媽叫了回去。
媽,張爺爺家怎麼這麼多人?他剛才還出門了呢。我一邊洗手一邊問。
媽媽正在炒菜的手突然停住了,鍋鏟懸在半空。你說什麼?
我剛才在村口看見張爺爺了,他穿著新衣服往山裡走...
媽媽放下鍋鏟,蹲下身握住我的肩膀,她的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小滿,張爺爺下午...去世了。李嬸去給他送飯時發現的,他就坐在搖椅上,像是睡著了一樣。
我手裡的糖掉在了地上。不可能!我明明看見他了!他還給了我糖!我掏出那兩顆水果糖給媽媽看。
媽媽看著糖,臉色變得蒼白。這...這是張爺爺最喜歡的水果糖,他口袋裡總裝著幾顆...她突然緊緊抱住我,小滿,你可能...可能是看見張爺爺的...
她沒有說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大人們常說,人死後靈魂會在世間停留一會兒,跟親人道彆。
那天晚上,村裡人都來張爺爺家幫忙。我跟著媽媽去上香,看見張爺爺安詳地躺在堂屋中央,穿著那身深藍色的中山裝,就像我傍晚見到的那樣。靈前的供桌上,擺著幾盤水果和點心,其中有一個小碟子裡放著些橘子味的水果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站在遺像前,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張奶奶的照片擺在旁邊,她年輕時的笑容溫柔美麗。我突然明白了張爺爺說的是什麼意思——他是要去找張奶奶了,那才是他真正的家。
守夜的大人們低聲交談,說張爺爺走得很安詳,沒有痛苦。有人說早上還看見他坐在村口,像是在等什麼人。我靜靜地聽著,握緊了口袋裡的兩顆糖。
第二天清晨,送葬的隊伍沿著村外的小路向山裡走去,那是村裡的老墳地所在的方向。我走在隊伍後麵,看著大人們抬著張爺爺的棺材,走的就是昨天傍晚張爺爺獨自走的那條路。
下葬時,陽光正好,照在新立的墓碑上。我偷偷把一顆水果糖放在了張爺爺的墳前,另一顆留在了自己的鉛筆盒裡。
從那天起,每當我經過村口的電線杆,總會想起張爺爺坐在那裡的樣子。媽媽說,人老了,都會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離開,就像秋天樹上的葉子,知道什麼時候該落下。
後來我長大了,去了城裡讀書、工作,但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去張爺爺墳前坐一會兒,帶上一包橘子味的水果糖。而那個鉛筆盒裡的糖,我一直留著,它提醒我生命中有過這樣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離開前還不忘給我最後的禮物。
現在想來,張爺爺那天確實找到了回家的路。他穿著最體麵的衣服,腳步輕快地走向等待他的親人。而我何其有幸,能夠見證他這段最後的旅程。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