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講,臥室不掛鈴,廳堂不懸鏡。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咱們村東頭的老李家就吃過這上麵的虧。
話說李家小子李文進城裡讀了幾年書,回來時帶了個城裡姑娘王婷。王婷長得白淨,穿著時髦,最稀奇的是她脖子上掛了個小銅鈴,走起路來叮當作響,清脆得很。
村裡老人見了都皺眉,李老漢更是直接勸道:“閨女,這鈴鐺掛在身上可不妥,特彆是晚上睡覺時得摘下來。”
王婷聽了不以為然,笑道:“伯伯,這都是迷信了。這鈴鐺是我奶奶留給我的,說是能辟邪呢。”
李老漢搖搖頭,不再多言。他心裡明白,鈴鐺這東西,掛在門外窗簷下,風一吹叮當作響,確實能驅邪避凶。但掛在屋裡,尤其是臥室,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夜深人靜時,不該響的時候響了,招來的就不是風,而是彆的東西了。
小兩口新婚燕爾,在村西頭蓋了間新房。王婷特意在臥室窗前掛了一串風鈴,說是晚上有風吹過,鈴聲悅耳助眠。李文自小也聽過些忌諱,但見妻子喜歡,想著城裡人都這麼掛,應該沒事,便由著她去了。
起初幾個月,倒也相安無事。直到那年七月半前後,怪事就來了。
先是深更半夜,風鈴自己響起來。不是風吹的那種自然響動,而是像被人輕輕撥弄般,叮—叮—叮,不緊不慢,在萬籟俱寂的夜裡格外清晰。
王婷被鈴聲驚醒,推了推身邊的丈夫:“文,你聽,風鈴響了。”
李文睡眼惺忪:“起風了吧。”
“沒風啊,窗外樹葉子都沒動。”
李文側耳聽了聽,確實沒有風聲,但那風鈴卻仍在響著。他起身查看,剛一站起來,鈴聲就戛然而止。窗外月光如水,空無一人。
如此接連幾夜,每當子時過半,風鈴便會無故自響。小兩口開始覺得不對勁了。
接著王婷就病了,渾身無力,麵色一天比一天蒼白,看了大夫也查不出病因。更奇怪的是,她總說夢裡有個穿紅衣裳的小女孩,站在窗外踮著腳夠那串風鈴,一邊夠一邊哭。
李老漢聽說後,急忙請來了村裡年歲最長的趙老太。趙老太一進臥室,看見那串風鈴,頓時臉色就變了。
“趕緊把這東西摘了!”趙老太顫巍巍地說,“鈴鐺招陰,臥室掛鈴,等於給那些東西指路啊!”
趙老太點起一炷香,青煙嫋嫋上升,卻在半空中突然轉向,朝著風鈴的方向飄去,仿佛有什麼東西在那裡吸吮一般。老太太見狀,連聲念誦咒語,讓李文立刻取下風鈴。
說也奇怪,風鈴剛摘下來,王婷就覺得渾身一輕,精神好了大半。
當夜,趙老太帶著風鈴來到村口老槐樹下,點上香燭紙錢,恭敬地拜了三拜,然後將風鈴埋在了樹下。
事後,趙老太才道出原委:原來那串風鈴的銅片,用的是老銅,很可能來自什麼不乾淨的地方。鈴鐺空心,最容易藏汙納垢,招惹陰性能量。臥室是人氣場最弱的地方,掛上這類叮當作響的東西,容易擾亂氣場,招來不祥之物。
“那為什麼剛開始掛的時候沒事呢?”李文不解。
趙老太歎了口氣:“新物人氣旺,壓得住。時間一長,人氣淡了,它本身的氣場就顯出來了。再加上七月半陰氣重,就出事了。那夢中的紅衣小女孩,恐怕就是被鈴聲引來的孤魂。”
王婷經曆這一遭,再也不敢在臥室掛任何鈴鐺類的東西了。她脖子上的小銅鈴也收了起來,隻有白天才偶爾戴戴。
村裡人從此更加篤信:臥室乃安眠之所,宜靜不宜動,千萬不要掛那些叮當作響的玩意兒。有些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老輩人傳下來的規矩,都是有道理的。
後來村口老槐樹據說偶爾深夜也會傳出鈴鐺聲,但再沒人敢去挖出來看個究竟了。有些東西,請走了就好,何必追究它的來處呢?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