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江南水鄉有座白牆黑瓦的小鎮,鎮東頭住著個叫周老伯的老人。周老伯今年恰逢六十大壽,按照當地習俗,這是人生一大關口,子女們早早開始張羅壽宴。
周老伯年輕時是個老煙槍,煙袋不離手,後來得了場大病,咳得昏天黑地,郎中嚴令必須戒煙。周老伯咬牙戒了煙,這一戒就是十年,身子骨反倒硬朗起來。
壽辰前幾日,周老伯在院子裡曬太陽,遠遠看見女婿王大勇提著大包小包走來。這王大勇是個生意人,走南闖北見識廣,就是有個毛病——好麵子,講排場。
“爹,看我給您帶什麼壽禮了!”王大勇紅光滿麵地打開禮盒,裡麵竟是兩條上等卷煙,包裝精美,金紙閃閃發亮。
周老伯一見,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拿回去,我戒煙十年了,你不知道嗎?”
王大勇不以為然:“爹,這可是洋人抽的高級貨,不比您當年抽的土煙。大壽之日,賓客麵前擺上這個,多有麵子!”
“我說不要就不要!”周老伯拂袖而起,轉身進了屋。
王大勇碰了一鼻子灰,心裡卻不服氣,嘟囔道:“老丈人真是越老越固執,這麼好的煙都不領情。”
這事很快傳開了。鎮西頭有個叫李秀才的窮書生,與周老伯是忘年交,聽說後直搖頭:“王大勇這是要惹禍啊!”
壽宴當天,周家大院張燈結彩,賓客盈門。王大勇終究沒聽勸,還是把那兩條煙帶來了,心想當著這麼多賓客的麵,老丈人總不好再駁他麵子。
果然,宴席過半,王大勇起身獻禮,當眾拿出那兩條金光閃閃的卷煙,高聲說道:“祝嶽父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特備上等煙卷兩條,願嶽父快樂似神仙!”
賓客中發出一片讚歎之聲,都誇這女婿大方。周老伯坐在太師椅上,臉色由紅轉青,剛要發作,忽然劇烈地咳嗽起來,咳得腰都直不起來。
眾人正慌亂時,忽然門外傳來一個聲音:“且慢!”
但見李秀才急匆匆趕來,手中捧著一盆翠綠的植物,葉片厚實,開著淡紫色的小花。
“周老伯,這是我為您準備的壽禮。”李秀才將那盆植物放在壽星麵前,“此乃魚腥草,又名折耳根。您咳疾初愈,此草曬乾泡水喝,最是潤肺止咳。”
周老伯這才緩過氣來,連連點頭:“好,好!這禮物送到我心坎上了!”
王大勇站在一旁,臉上掛不住,小聲嘀咕:“一盆野草,也值得這般誇讚?”
李秀才轉身對眾人道:“諸位鄉鄰,今日恰逢周老伯六十大壽,我有一言相勸:祝壽莫送煙卷。大家可知為何?”
眾人搖頭。
李秀才徐徐道來:“十年前,周老伯咳血臥床,郎中說他若再吸煙,活不過三年。老伯咬牙戒煙,這才得以今日做壽。送煙看似好意,實則是送病送災啊!”
他指著那盆魚腥草:“這草雖不值錢,卻是我親自上山采挖,精心培育半年之久。禮不在貴重,而在心意相通。”
王大勇聞言,羞愧難當,正要收起煙卷,忽然有個丫鬟急匆匆跑來:“不好了!老太太聞了煙味,哮喘病發作,喘不過氣了!”
眾人嘩然。原來周老伯的老伴也有咳喘的毛病,最聞不得煙味。
王大勇這才慌了神,呆立當場不知所措。
李秀才忙道:“快把魚腥草端到老太太房中,它的氣味能平喘通氣!”
果然,不過一炷香功夫,丫鬟又來報信:“老太太聞了那草香,氣息平穩多了,現在能說話了。”
周老伯長歎一聲,對王大勇道:“賢婿啊,你的心意我領了,但這煙...”
“我這就拿去扔了!”王大勇滿麵通紅,抓起那兩條煙就要往外走。
“且慢。”李秀才攔住他,“煙固然有害,但既然買了,浪費也可惜。不如送到鎮上的醫館,聽說那裡的郎中用煙葉配製藥膏,醫治瘡毒頗有效驗。如此,壞事反倒成了好事。”
王大勇連連稱是,當即親自將煙送往醫館。
壽宴繼續,周老伯特地讓李秀才坐在身邊,對眾人說:“今日老夫得此至理:送禮不在輕重,貴在貼心;祝壽不圖熱鬨,重在安康。自此以後,我家壽宴,一律不收煙酒之禮!”
後來,這習俗漸漸傳開,當地形成了“祝壽不送煙”的風氣。人們祝壽時更願意送上健康有益的禮物,或是親手製作的壽桃、壽麵,寓意長壽安康。
那盆魚腥草被周老伯精心培育,繁殖出許多小苗,分送給鄰裡鄉親,既美化了環境,又能隨時取用治病。而王大勇經過這次教訓,再也不盲目追求麵子排場,成了實實在在過日子的人。
每逢有人家做壽,老人們總會講起這段故事,末了總要叮囑一句:“記住嘍,祝壽莫送煙,送福莫送病。真情實意,勝過千金!”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