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這莫非是...”王氏驚訝地掩口。
張老四拎起山雞,心裡明白了七八分。他朝四周望了望,對著空蕩蕩的院子拱拱手:“多謝了!”
此後每隔幾天,張家門前總會多出些東西。有時是野果,有時是蘑菇,最奇的是有一回竟放著一棵不小的野山參。張老四家日子本來緊巴,這些意外之財倒是讓生活寬裕了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村裡人聽說後,都羨慕張老四得了黃仙報恩。也有人學著晚上出門,盼著也能遇上渡劫的黃皮子,但都被李老漢罵了回去:“彆貪心!那是緣分,強求不來的。萬一遇上的是真劫,你們有老四那樣的福氣擋災嗎?”
眾人這才悻悻作罷。
轉眼到了秋天,張老四的兒子張大牛要從城裡回來探親。得知兒子要回來,老兩口高興得好幾天沒睡好。張大牛在城裡做學徒,已經兩年沒回家了。
這天傍晚,張老算著兒子該到了,卻遲遲不見人影。眼看天色漸暗,他突然心慌意亂,坐立難安。
“不行,我得去路上接接大牛。”張老四對老伴說。
“這麼晚了,要不等等吧?”王氏擔心地說。
“心裡慌得厲害,非去不可。”張老四執意道。
他提著燈籠剛走出村口,就見一道黃影從路邊竄過,停在前方不遠處的路上,對著他吱吱叫。
是那隻黃皮子!張老四一眼就認出來了。那黃皮子見張老四注意到它,轉身往前跑了幾步,又回頭看看,似乎在引路。
張老四心裡一動,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黃皮子跑得不快不慢,總是保持在燈籠能照到的範圍內。它引著張老四走上一條平時少有人走的小路,七拐八繞地來到一處陡坡前。
到這裡,黃皮子突然停住,立起身子,前爪指向坡下,吱吱叫了兩聲,旋即消失在草叢中。
張老四疑惑地舉燈照去,陡坡下隱約可見一輛摔壞的板車,旁邊似乎還躺著個人!
“大牛!”張老四驚叫一聲,連滾帶爬地滑下坡去。
果然是他兒子張大牛!原來大牛為早點到家,走了這條近道,不料雨天路滑,連人帶車摔下了陡坡,腿被板車壓住,動彈不得。他已經喊了許久,嗓子都啞了,這偏僻地方卻無人經過。
“爹!您怎麼找到這兒的?”大牛又驚又喜。
“是...是一個老朋友引的路。”張老四一邊奮力挪開車子,一邊含糊地回答。
救出兒子後,張老四回村喊人幫忙,總算把大牛安全送回了家。郎中來看過,說隻是皮肉傷,腿沒斷,休養幾日便好。
那晚,張老四特意盛了一碗米飯,拌上塊雞肉,放在院子角落。
第二天一早,飯碗空了,旁邊整齊地擺著三枚野山栗。
張老四知道,這是黃皮子在告訴他:恩情已報,兩不相欠。
此後,張家門前再也沒出現過莫名的禮物。偶爾在月明之夜,張老四會看見一抹黃色的身影遠遠地站在田埂上,人一瞧見,它就隱入草叢,再不出現。
村裡人都說,張老四善心有善報,救了個知恩圖報的黃仙。而李老漢每每聽到這故事,總是眯著眼睛笑:
“萬物有靈,皆通人性。你善待它,它便善待你。這道理,放在哪兒都對喲!”
隻有張老四自己知道,那個雷雨夜的相遇,改變的不僅僅是一隻黃皮子的命運。從那以後,他走路總是多看幾眼腳下,收割時也會特意留些麥穗在地裡——誰知道哪個小生命正急需一口吃食渡過難關呢?
畢竟,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與自然的界限,從來都不是那麼分明的。有時是一念之善,有時是一次伸手,命運的軌跡就會悄然改變,如同那夜突如其來的閃電,照亮了兩種生靈交彙的瞬間。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