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ten聯盟的賽程跟車輪戰似的,一場接一場,對手們的研究也越發刁鑽。印第安納山地人隊連勝勢頭不錯,賈裡德·傑弗裡斯在內線越來越像個巨無霸,自然就成了各隊防守策略的活靶子。
這次客場打明尼蘇達大學金地鼠隊,對方主帥顯然做足了功課。防守策略簡單粗暴:龜縮內線,重兵堆在禁區,隻要傑弗裡斯拿球就上包夾,同時果斷放空印第安納外線那些“無關緊要”的投籃點——特彆是場均得分不高、主要靠防守和偶爾傳球的李特。
比賽開打後,這招起初還真有點效果。傑弗裡斯每次接球都像掉進了絞肉機。外線的科弗和霍恩確實能撈著點機會,但手感這玩意兒不是說來就來的。進攻一度打得磕磕絆絆。
李特很快咂摸出味兒來了。當他蹲在側翼或底角時,防他那哥們兒明顯會朝他挪一步,然後立馬縮回去,眼珠子死死盯著禁區協防和截斷傳球路線,那架勢活像在說:“您請便,投吧您呐。”
他臉上沒啥表情,照樣悶聲跑位,但心裡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噌地冒起來了。整個夏天泡在訓練館裡,成千上萬次重複接球投籃,老爹還用攝像機對著他拍,分析出手角度和穩定性……折騰那麼多,不就是為了應付這種場麵嗎?
第一節打到中段,一次進攻時間眼看要耗光了。球在外線倒來倒去,愣是找不到縫。傑弗裡斯被纏成粽子,科弗的突破路線也被堵死。眼看進攻時間快到了,球被迫甩給了站在左翼三分線外、被徹底放空的李特。
防他那哥們兒連撲都懶得撲,象征性伸了伸手,重心還朝著內線呢。
沒猶豫,沒遲疑。
李特接球的瞬間,屈膝、起跳、出手。動作跟訓練時重複了無數遍那樣流暢、穩定、乾脆。籃球劃著平直軌跡,像裝了導航,直撲籃筐。
“唰!”
清脆的刷網聲!空心入網!進攻時間到的嗡鳴聲幾乎同時響起。
進球有效!
這記三分,跟支冷箭似的,精準紮穿了金地鼠隊的防守算盤。
“投得漂亮,李!”傑弗裡斯在內線吼了一嗓子,這球可算讓他喘了口氣。
李特悶頭快速回防,臉上還是那副淡定樣,隻是右手悄悄攥了下拳頭。
下一個回合,當李特再次在同樣位置接球時,之前放空他的那防守球員明顯猶豫了,最後還是選擇撲上來,可惜晚了半拍,李特的球已經傳給出現空當的隊友了。
威脅,就這麼立起來了。
從這一刻起,明尼蘇達的防守不敢再那麼肆無忌憚地收縮了。李特這個點,從可以被無視的“透明人”,升級成了需要被尊重的“潛在威脅”。雖然他還是沒多少出手權,但隻要他往三分線外一站,就能給傑弗裡斯的低位單打和科弗的突破扯出寶貴的空間。
整個上半場,李特又撈到兩次類似空位,他冷靜地再進一記三分。
中場休息,更衣室的白板上,助理教練正掰扯數據。
“李,”戴維斯教練點名了,語氣帶著讚許,“乾得漂亮。他們放你,你就往死裡揍!就這麼打!保持這股狠勁!”
李特點頭。用不著教練多嘮叨,籃球場的規矩本來就這麼簡單直接。
下半場,明尼蘇達調整了防守,不敢完全放空李特了,但也不敢過度協防,這讓印第安納的整體進攻重新順溜起來。李特大部分時間還是乾著他那些老本行——防守、掩護、傳導球,但他投進的那兩記三分,像兩顆石子扔進水裡,漣漪持續攪動著對方的防守布局。
最終,山地人隊有驚無險地拿下比賽。
賽後技術統計表上,李特的數據看著還是不起眼:上場28分鐘,拿8分,2籃板,3助攻,1搶斷。
但投籃那一欄,寫得明明白白:出手3次命中2球,全是三分線外乾的,罰球2罰全中。在球隊賽季技術統計裡,李特的三分命中率悄咪咪爬到了全隊最高。
更衣室裡,隊友們紛紛過來擊掌。
“投得真準,李!以後看誰還敢放你!”霍恩樂嗬嗬地說。
李特接過技術統計表瞥了一眼,目光在三分命中率上停了半秒,隨手放下。對他而言,這不過是個開頭,證明了夏天流的汗沒白費,給球隊贏球多了件家夥什。武器庫裡,又多了樣能讓對手掂量掂量的寶貝。以後哪個隊再琢磨防守策略,可得好好想想三分線外那個沉默等待的身影了。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