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三月前的短暫休整期,空氣裡都繃著根弦,連布盧明頓街邊咖啡館飄出的香氣都混著緊張的期待。家家戶戶的電視、酒吧的閒聊,三句話離不開印第安納大學山地人隊的前景。而在李特家,這股大賽前的氛圍裡,還攪和著更多屬於自家灶台的、暖烘烘的複雜情緒。
李特推開門,把沉甸甸的訓練包撂在玄關。連續的高強度備戰讓他眉宇間掛著疲倦,但身板依舊挺得像杆標槍。
“哥!你可算回來啦!”一個身影跟小炮彈似的從客廳彈射出來,幾乎是用蹦的掛在了他胳膊上。是妹妹李雪。這丫頭已經是個初中生了,個頭躥了一截,可瞅李特的眼神裡那崇拜和興奮勁兒,比小時候還燙人。她手裡還揮舞著本嶄新的籃球雜誌,封麵正是山地人隊的全家福,李特杵在後排,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靜,像個誤入鏡頭的路人。
“快看快看!我們班同學都快嫉妒瘋了!他們都說你下次準能把對位的都鎖進保險箱!”李雪嘰嘰喳喳,唾沫星子都快噴到李特臉上,那激動勁兒仿佛馬上要打錦標賽的是她自個兒。
李特難得沒像以前那樣隻點點頭,而是伸手胡嚕了一把妹妹炸毛的腦袋,嘴角扯出個清晰的弧度:“鎖死?那得聽教練安排。不過,甭管誰碰上我,保管讓他渾身不得勁。”這話裡帶著種前所未有的、理所當然的自信,跟說今天天氣不錯似的自然。
李雪驚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哇!哥你變了!你以前可不會這麼放話的!”
這時,母親蘇梅從廚房探出身,腰間係著碎花圍裙,手上還沾著點麵粉,顯然又在鼓搗李特愛吃的零嘴。看見兒子,她臉上立刻笑開了花。
“特特回來啦?訓練累壞了吧?快去洗洗手,媽剛烤了你最愛的豆沙酥,還燙著嘴呢。”她細細端詳著李特的臉,“是瘦了點,可更顯精神了。聽說你們馬上要去打那個…瘋瘋癲癲的三月了?”她語氣裡揉著關心、驕傲,還有一絲藏得很好的緊張。
“嗯,媽,後天就動身。”李特應著,聲調比平時鬆弛不少。
“好好打,彆把弦繃得太緊。”蘇梅走上前,順手幫他理了理其實根本沒亂的衣領,跟他小時候每次登台表演前一模一樣,“就跟彈琴似的,平時功夫下足了,上了台,享受就成。媽信你。”她的鼓勵總是這樣,帶著音樂老師特有的柔韌,不著痕跡地把壓力化在溫水裡。
李特看著母親,點了點頭。這種無聲的支撐,一直是他最穩的錨。
晚飯點兒,父親李建國也踏進了家門。餐桌上擺得滿滿登登,氣氛比往常活絡多了。李雪還在不停地問東問西,從錦標賽賽製問到酒店枕頭軟不軟,李特難得地有問必答,偶爾還蹦出兩句俏皮話,逗得小丫頭大呼小叫。
李建國悶頭吃飯,目光卻時不時往兒子身上掃。他瞧出李特不一樣了。不光是身板更厚實,眼神更亮,更是言談舉止裡透出的那股勁兒。不再是那個需要他用數據道理去掰扯、甚至有些憋悶的少年,而是一個開始掂清自己斤兩、並敢把自信亮出來的年輕運動員了。
撂下飯碗,李雪乖覺地去刷碗。李特正要回屋啃比賽錄像,李建國卻叫住了他。
“特特,來書房一趟。”
書房裡,還是那股熟悉的舊書頁和咖啡渣混在一塊兒的味兒。李建國從書架高處夠下來一個厚厚的文件夾,擺在書桌上。
“這是我最近歸攏的一些東西。”李建國打開文件夾,裡麵不再是天書般的物理公式,而是密密麻麻的籃球數據分析、曲線圖,甚至還有幾篇他從學術數據庫裡扒拉出來的、關於運動生理學和疲勞恢複的最新論文摘要。
李特有點意外地看著老爹。
李建國語氣照舊平穩,可說出來的話卻轉了向:“我跑了你們球隊最近十場的攻防效率值。當你和傑弗裡斯、科弗同時在場上時,球隊的淨效率值衝到頂。尤其是防守端,對方每百回合得分能掉下去十分左右。”
他手指點著幾張彩圖:“這是你在不同防守站位下,對方投籃命中率的熱點分布。你在掐突破路線和乾擾底角三分這塊兒,效果拔群。”
他又翻過一頁:“這兒有幾篇講睡眠周期和運動表現恢複的論文。大賽期間,作息得焊死,最好保證每晚……”
“爸。”李特開口,截住了父親的話頭。聲音不高,卻帶著種溫和的篤定,“這些數據挺有用。謝了。”他頓了頓,接著說,“不過,真到了場上,很多時候靠的是股勁兒。讀秒關頭,電光石火,哪來得及算百分比。”
李建國看著兒子,沒因為話被打斷而不爽,反倒像是頭一回正眼打量這個已經比自己高出一頭的年輕人。
李特拿起那摞關於睡眠的論文摘要,笑了笑:“但這個我肯定仔細看。保證睡夠,沒問題。”他笑容裡,少了過去的繃緊,多了幾分鬆快。
李建國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點了點頭。他好像終於琢磨過來,兒子選的這條道,並非他起初以為的純靠身體的“粗活”,裡頭同樣藏著腦子、判斷,還有一種他沒法完全用數據框死的、叫“感覺”的玩意兒。而兒子此刻身上這股子自信和掌控感,沒準兒正是這運動塞給他的硬通貨。
“成吧。”李建國最終吐出倆字,語氣裡是妥協,更是轉過彎兒後的認可和支持,“需要我幫你扒拉哪個潛在對手的戰術習慣數據嗎?或者他們核心球員的進攻偏好?”
李特這次沒推辭,他拽過把椅子,在父親邊上坐下。書房的燈亮到挺晚。爺兒倆頭一回就籃球這話題,掰扯得挺深。一個提供冷冰冰的數據和框架,一個注入熱乎乎的賽場體感和實戰解讀。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