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那股因奪冠和李特個人魅力掀起的風波非但沒消停,反倒愈演愈烈。這種無處不在的關注甚至開始乾擾他的日常訓練和學習,讓他清楚地意識到,那種純粹的大學生活正在漸行漸遠。而在籃球層麵,ncaa冠軍已經是大學賽場的頂峰,新的挑戰正在更遠的地方召喚。
晚餐時分,家裡的氣氛比往常凝重不少。連一向活潑的李雪都察覺到了什麼,安安靜靜地扒著飯,大眼睛骨碌碌地在哥哥和父母之間打轉。
飯後,李特沒像平時那樣立刻鑽回房間看比賽錄像或啃書,而是深吸一口氣,看向父母:爸,媽,有件事想跟你們商量。
書房裡,熟悉的舊書和咖啡味兒依舊。但這次,李特沒坐在父親對麵等著被問話,而是主動開了口。
我決定參加今年的nba選秀。他的聲音平穩,不帶半點猶豫,顯然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母親蘇梅輕輕了一聲,雙手不自覺地交握,眼裡情緒複雜——有不舍,有擔憂,但更多的是早有預感的釋然和支持。父親李建國則沉默著,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地審視著兒子。
特特,你真想清楚了嗎?蘇梅柔聲問,nba和大學完全是兩個世界,那裡的競爭......
我想清楚了,媽。李特打斷母親,語氣堅定,ncaa的挑戰已經到頭了。我需要更高的舞台,更強的對手。我的比賽風格和年齡,現在正是進聯盟的最佳時機。他頓了頓,補充道,而且現在這環境,他指了指窗外,意指校園裡那些過度關注,已經影響到正常訓練和學習了。
李建國終於開口,聲音一如既往地平穩,卻直擊要害:你的身體對抗在nba級彆會吃大虧。持球進攻技術還是太糙。根據我的數據分析,你現在參選的風險係數很高。為什麼不留在大學再打磨一兩年?你可以更係統地增重,完善技術,明年甚至後年,你能成為全美最好的球員,以更高順位進聯盟。
爸,數據分析有它的道理。李特迎上父親的目光,這次他沒有回避,而是試圖用自己的邏輯說服,但有些東西數據體現不了。季後賽,特彆是決賽的經曆,讓我學到了更多。nba球隊看中的不光是即戰力,更是潛力。我的防守、我的籃球智商、我的學習能力,這些就是我的潛力。至於身體和技術,我可以在nba更好的訓練環境和比賽中提升,那比留在大學進步更快。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書架上那些代表父親世界的物理書籍,然後緩緩轉向父親,說出一番讓李建國都有些意外的話。
而且,籃球不隻是在場上打球。李特的語氣裡多了份超越年齡的規劃感,這是個全球性產業。我的身份......我的背景,或許能打開一些不一樣的門路。我不隻想當個球員。
他沒有說得太具體,但勾勒出了一個未來的輪廓:也許將來,我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不光是簽名鞋。可能是籃球學院,連接中美市場,或者是跟籃球相關的科技產品、飲料品牌......像喬丹那樣,但路子會不一樣。我需要nba這個最大平台當起點。越早進去,越早開始規劃和積累。
這番話不再單純出於對籃球的熱愛,而是融入了基於商業嗅覺和長遠眼光的戰略思考。這顯然觸動了李建國作為學者理性思維中關於價值最大化長遠規劃的部分。
書房裡陷入短暫的沉默。李建國重新審視著兒子。他看到的不再是個隻想打球的少年,而是個開始思考自身價值、規劃未來路徑的年輕人。那份冷靜和分析能力,似乎也用在了球場之外。
蘇梅輕輕握住丈夫的手,柔聲說:建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他為我們、為學校贏得了最高榮譽。現在是時候讓他去追自己的夢了。我相信他能處理好一切。
李建國看著妻子,又看了看眼神堅定、顯然已做好決定的兒子,最終緩緩歎了口氣,那歎息裡不再是反對,而是一種妥協與認可的釋然。
行吧。他終於說道,既然你考慮得這麼......周全。我尊重你的決定。他站起身,從書櫃深處取出個厚厚的文件夾遞給李特。
這是我整理的,關於近年nba各球隊的戰術體係、管理層偏好、城市商業環境還有新秀合同注意事項的分析報告。還有份基於體測數據和比賽錄像,對你可能順位的預測模型。雖然不完全準,但能參考。
李特接過那份沉甸甸的文件,心裡湧起一股暖流。父親用他最擅長的方式,表達了最後的支持。
謝謝爸。李特鄭重地說。
記住,李建國最後叮囑,不管將來是球場勝負,還是商場博弈,保持你的理性,持續學習。那才是你最核心的優勢。
家庭會議結束。走出書房,李特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前方的路也從未如此清晰。家人的支持,尤其是父親從理性層麵的最終認可,為他掃清了最後的顧慮。
nba的大門,已經向他敞開。接下來的,將是場全新的、更激烈的征戰。而他,已經準備好了。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