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星周末前的短暫假期,像沙漠中的甘泉,讓征戰了半個賽季的nba球員們得以喘息。李特拖著略顯疲憊但精神亢奮的身體,回到了印第安納波利斯那個熟悉的家中。空氣中彌漫著蘇梅精心烹飪的紅燒肉的濃鬱香氣,混合著米飯的清香,這是任何球館餐廳都無法提供的、屬於“家”的味道。
晚餐桌上氣氛溫馨。妹妹李雪嘰嘰喳喳地說著學校裡的趣事,以及同學們對她哥哥入選全明星的羨慕嫉妒恨。蘇梅不停地給李特夾菜,看著他明顯結實了一些的臂膀,眼裡滿是心疼和驕傲。李建國話不多,但嘴角始終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偶爾問及一些球隊戰術或者對手的特點,問題精準得像他的科研數據。
飯後,李雪被趕去寫作業,蘇梅在廚房收拾。李特和李建國來到了書房,這裡仿佛是另一個世界,堆滿了書籍、學術期刊,以及一塊寫滿了複雜公式的白板。
“全明星替補,感覺如何?”李建國給李特倒了杯溫水,自己則泡了杯濃茶,開門見山地問道。
李特靠在舒適的舊沙發上,卸下了在球場和媒體前的冷靜麵具,露出一絲屬於年輕人的倦怠和興奮。“感覺……像被放在聚光燈下烤。榮譽是真的,但那些質疑聲也是真的。”他頓了頓,看向父親,“爸,這半年多,我除了打球,看明白了很多事。”
“哦?說說看。”李建國抿了口茶,眼神裡帶著鼓勵。
“nba不隻是一個籃球聯盟,它是個巨大的商業機器,是個名利場。”李特坐直了身體,眼神變得銳利,“文斯·卡特有他的球鞋合同,沙克有自己的電影和說唱,就連阿倫·艾弗森,他的叛逆形象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標簽。他們不僅僅在打球,他們在經營自己的‘品牌’。”
他拿起桌上的一支筆,在空白的打印紙背麵隨手畫著:“我和大姚,我們背後站著的是一個十幾億人的龐大市場。這個市場剛剛向nba敞開大門,就像……就像一片未經開墾的沃土。”他的語氣帶著一種與他年齡不符的冷靜分析。
“大姚走的是傳統巨星的路線,依靠巨大的個人影響力和國家隊背景,吸引大品牌的頂級代言。這條路很好,但我想的不太一樣。”李特在紙上畫了幾個圈,用線連接起來,“我想構建的不是一個單純的‘球員李特’形象,而是一個‘李特’的商業生態。”
“具體點。”李建國放下茶杯,露出了感興趣的神情,如同在聽一個有趣的課題報告。
“首先,是核心產品。我的表現必須持續過硬,這是地基。沒有成績,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李特在最大的圈裡寫下“球場表現”。
“其次,是品牌合作。但我不想隻做那種拍拍照、露個臉的代言人。我希望是深度合作,甚至是聯名設計。比如,如果和運動品牌合作,我希望能有融入我個人元素——比如‘合理’、‘掌控’這些理念的係列產品,不僅僅是印個ogo。科技產品也是,我可以代言,但更希望參與體驗優化,我的形象應該與‘智慧’、‘高效’掛鉤,這和我球場上的標簽一致。”
李建國點點頭:“差異化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很好。但這對你自身的要求很高,你需要真正懂這些東西,而不隻是個幌子。”
“我明白。”李特繼續在紙上畫著,“第三,是內容。我想建立自己的渠道,不是傳統的采訪,而是更直接的方式。也許是通過新興的網絡平台,分享我的訓練、比賽心得,甚至是一些生活片段,拉近和球迷,尤其是國內球迷的距離。讓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球員,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想法的人。這會極大增強粉絲粘性。”
“類似於個人品牌的媒體矩陣?”李建國精準地找到了術語。
“對!”李特眼睛一亮,“第四,是更長遠的。利用我的影響力,涉足一些有潛力的領域。比如,投資或創立一個專注於科學化、數據化訓練的訓練營或者機構,將nba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結合我爸你的那些模型,”他笑著指了指李建國身後寫滿公式的白板,“引入國內。這不僅能賺錢,更能真正幫助中國籃球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環。甚至未來,可以涉及體育經紀、體育科技等領域……”
李特侃侃而談,將他這半年觀察、思考的碎片,逐漸拚湊成一個清晰的商業藍圖脈絡。他談到了如何利用中美兩地的信息差和資源差,如何將個人ip價值最大化,如何構建一個能夠反哺他籃球事業,甚至超越籃球的商業帝國。
李建國安靜地聽著,沒有打斷。直到李特說完,他才緩緩開口:“思路很清晰,超出了我的預期。你對市場脈搏的把握,尤其是對中國市場潛力的認知,很準確。”他習慣性地用分析的口吻說,“你的計劃有幾個關鍵節點:一,持續優異的球場表現,這是所有一切的基石和放大器。二,需要組建一個頂尖的、值得信任的專業團隊,涵蓋商業、法律、公關、財務。三,時機選擇很重要,每一步都要踩在點上,不能冒進,也不能錯過窗口期。”
他拿起筆,在李特的草圖上補充了幾點:“前期,可以專注於1到2個核心品牌的深度合作,打造樣板。內容輸出要保持質量和調性,寧缺毋濫。訓練營的想法很好,但需要更詳細的可行性分析和資源整合方案。”他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著兒子,“歸根結底,李特,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你自身夠不夠‘硬’。你的籃球生涯能走多遠,你的商業藍圖就能鋪多大。球場上的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你場外的布局增加最重的籌碼。”
李特重重地點了點頭:“我知道。爸,謝謝你。”
這次談話,不像父子,更像是一次戰略合作夥伴之間的交流。李建國用他科學家的嚴謹邏輯,幫李特完善了前期的構想,指出了潛在的風險和關鍵點。而李特,則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商業嗅覺和野心。
離開書房時,李特感覺心中的藍圖更加清晰,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但他喜歡這種挑戰。籃球場上的掌控感讓他著迷,而構建一個龐大商業帝國的可能性,同樣讓他血脈賁張。他知道,這條路充滿荊棘,但他已經看到了方向,並且準備好了工具。現在,他需要回到亞特蘭大的聚光燈下,用全明星舞台的表現,為他的帝國,打下第一根堅實的地基。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