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的日子,卻像是被裝進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節奏裡。
大部分時間,他泡在那個熟悉得閉著眼睛都能摸到洗手間的訓練館。李建國教授的那套“科學係統”升級了,不再是簡單的體能儲備和技巧打磨,而是充滿了各種聽起來就頭疼的變量分析。
“看到沒?”李建國指著電腦上模擬出的防守人移動軌跡,“根據對手的防守習慣數據庫,你在這個區域的急停跳投,受乾擾程度比左側低百分之十二。為什麼?因為大部分右撇子防守者,在追防你右手突破時,重心回收會慢零點零幾秒。”
李特抹了把糊住眼睛的汗水,喘著粗氣:“爸,我打球靠的是這裡,”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又拍了拍胸口,“和這裡。不是每個球都能先讓你算一遍的。”
“直覺是大量正確決策形成的肌肉記憶和條件反射,”李建國的鏡片反射著訓練館的燈光,“我就是在幫你把‘正確’變成‘直覺’。”
訓練內容也更具針對性。大量的低位背身單打,結合他修長的身材和日漸增長的力量,要求他在對抗後能用各種角度把球放進籃筐。麵框的試探步接中距離跳投,要求又快又穩,仿佛投籃鍵剛按下去,球就必須離手。還有在高速跑動中接球,瞬間做出判斷——是拔起就投,還是順勢突破,或者在人縫裡把球塞給空切的隊友。
訓練館成了他的修道院,汗水是每日的禱告。身體的疲憊尚能忍受,精神上的弦卻一直繃著。經紀人馬修的電話,成了連接外界唯一的,也是讓人心煩意亂的通道。
“步行者那邊還是老樣子,唐尼·沃爾什跟我打太極,說什麼‘需要全麵評估球隊薪資結構’,‘李特還很年輕,未來的路很長’……狗屁!”馬修的聲音在電話那頭氣急敗壞,“就是不想爽快掏出頂薪!拉裡·伯德倒是私下誇了你幾句,說你訓練刻苦,有領袖潛質,可一談到合同具體數字,就他媽開始沉默是金了!”
李特把手機開成免提,放在地板上,自己繼續做著核心力量訓練,腹肌酸脹得像是要燃燒起來。
“紐約那邊呢?”他喘著氣問。
“托馬斯?他快把我電話打爆了!”馬修語氣複雜,既有被重視的得意,也有對未來的不確定,“他反複強調,紐約需要你這樣的球星,麥迪遜廣場花園才是你該待的地方。隻要你來,核心地位、頂薪、商業推廣,一切都不是問題。他甚至暗示,如果你點頭,他們願意推進先簽後換,給步行者留點‘補償’,免得大家臉上太難看。”
“聽起來他比唐尼大方多了。”
“大方?那是紐約!是個火坑也是個鑲金邊的火坑!”馬修歎口氣,“李,這事兒急不得。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狀態,讓他們看到你的價值在不斷飆升。其他的,交給我來周旋。”
掛掉電話,訓練館裡隻剩下籃球撞擊地麵和李特粗重喘息的聲音。未來像一團迷霧,印第安納的溫情與算計,紐約的誘惑與風險,交織在一起,讓他心裡那架天平,時不時就要晃蕩幾下。
七月的中間,李特給了自己一個短暫的喘息。他飛往加拿大,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艾薇兒《骨頭小鎮》巡演的一場演唱會。
場館裡人聲鼎沸,音浪幾乎要掀翻屋頂。李特躲在後台,能清晰地感受到腳下地板的震動。
“嘿,放鬆點。”艾薇兒畫著標誌性的煙熏妝,穿著鉚釘皮衣,用力拍了他的後背一下,“上去跟著節奏蹦躂幾下,對著話筒吼兩嗓子就行,反正我的歌迷主要是來看我的,你隻是個小彩蛋。”
李特被推上台的那一刻,聚光燈打在他身上,台下是無數揮舞的手臂和尖叫。他按照事先排練好的,在艾薇兒演唱《yhappyending》時,在她身後彈了一段簡單的電吉他旋律這事兒被艾薇兒嘲笑了整整一天,說他手型像在抓烙鐵),然後在歌曲間奏時,和她即興來了段看似激烈實則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的“鬥舞”,引得台下粉絲瘋狂尖叫。
演出結束後的慶功派對上,燈光曖昧,音樂慵懶。艾薇兒遞給他一杯冰水,自己端著杯色彩豔麗的雞尾酒。
“說真的,李,”她靠在沙發上,眼神裡帶著點戲謔,“看你打球的時候挺狠的,怎麼上了台跟個受驚的兔子似的?”
“隔行如隔山。”李特和她碰了一下杯,“讓我在奧本山宮殿打十個,也比在台上彈那三十秒吉他輕鬆。”
“得了吧,”艾薇兒大笑,“你就是放不開。不過……還挺可愛的。”她湊近了些,聲音壓低,“怎麼樣,紐約還是印第安納?我看報紙上都快吵翻天了。”
李特搖搖頭,喝了一大口水:“不知道。訓練,等消息,就這麼耗著。”an.”艾薇兒聳聳肩,一口含著唇膏香味的飲料灌進了李特的胃裡,“但彆忘了,heart也是要錢養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短暫的喧囂過後,李特回到印第安納,重新紮進枯燥的訓練。而在他埋頭苦練的這個夏天,聯盟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六月底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劇院舉行的nba選秀大會,如同一次無聲的人才分流。
擁有狀元簽的密爾沃基雄鹿,毫無懸念地選擇了猶他大學的澳大利亞中鋒安德魯·博古特,這家夥被吹成了下一個比爾·沃頓,能策應能得分,就是移動速度慢得像在泥地裡打滾。
亞特蘭大老鷹用榜眼簽摘走了北卡的天才小前鋒馬文·威廉姆斯,而探花秀德隆·威廉姆斯則被猶他爵士從開拓者交易來的簽位)收入囊中。
克裡斯·保羅,在第四順位被新奧爾良黃蜂選走。同樣來自北卡的後衛雷蒙德·費爾頓去了山貓。
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納步行者,用首輪第17順位,選擇了一個名叫丹尼·格蘭傑的小前鋒,來自新墨西哥大學。李特在訓練間隙看了幾眼格蘭傑的比賽集錦,身體素質不錯,投籃手型也標準,是個好苗子。他不知道這是不是管理層為可能失去他而提前準備的“備胎”。
選秀大會上的風雲,就像遠處傳來的隱約雷聲,提醒著李特,聯盟的新陳代謝從未停止,競爭永遠都在。而他的未來,依舊懸在半空。
訓練,等待;等待,訓練。2005年的7月,就在這汗水和電話鈴聲交織的節奏中,一點點流逝。李特能感覺到自己身體裡力量的凝聚,技術的精進,但心底那份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卻如同夏日午後的積雨雲,越積越厚,等待著那場決定命運的風暴來臨。新的賽季,新的對手,新的格局,一切都在這個盛夏躁動不安地醞釀著。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