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印第安納波利斯,本該是籃球的淡季,空氣中卻彌漫著一股不同尋常的火藥味。這味道不是從訓練館裡傳出來的,而是從《印第安納星報》的體育版頭條,從本地球迷電台的熱線電話,從各大籃球論壇爆炸的帖子裡散發出來的。
“獨家:步行者拒絕對李特提供頂薪續約,誠意存疑!”
這條由馬修“不小心”泄露給相熟記者的消息,像一顆炸雷,把原本還在悠閒討論夏季聯賽表現的步行者球迷給炸懵了。
“什麼?不給頂薪?管理層腦子被門夾了嗎?”
“李特可是我們未來的核心!沒有他,雷吉的戒指能那麼順利拿到?”
“看看其他02屆的都續約了!姚明、小斯都是頂薪!我們李特哪裡比不上他們?就因為他是黃皮膚?”
“唐尼·沃爾什滾出來解釋!”
康塞科球館的對外電話幾乎被打爆,接線員的聲音從職業的甜美變成了沙啞的無奈。訓練基地外圍,開始有球迷舉著自製的牌子聚集,上麵寫著“公平對待李特!”、“頂薪留下我們的77號!”。甚至有人把伯德和沃爾什的照片p成了守財奴的樣子,在網絡上瘋狂傳播。
這股來自球迷的怒火,讓步行者管理層有些措手不及。他們預料到李特團隊會施壓,但沒料到反應會如此激烈和直接。
然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李特,卻異常平靜。他依舊每天準時出現在訓練館,在李建國教授越發嚴苛的科學訓練體係下打磨自己。汗水是最好的鎮靜劑。他隻是通過馬修,向外界傳遞了一個清晰無比、毫不妥協的信號:
頂薪,一分不能少,一條激勵條款都不加。
這份強硬,讓聯盟各個球隊更加興奮了。亞特蘭大、孟菲斯、金州……報價和試探性的方案依舊像雪片一樣飛向步行者辦公室。紐約的伊賽亞·托馬斯更是直接在媒體上放話:“有些球隊擁有珍寶卻不自知,紐約的大門永遠為真正的超級巨星敞開!”
壓力,如同不斷上漲的潮水,一波接一波地拍打著步行者管理層那間略顯老舊的會議室。
“不能再拖了!”唐尼·沃爾什揉著發脹的太陽穴,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球迷來信其中大部分措辭激烈)和媒體簡報,“球迷的情緒需要安撫,聯盟其他球隊在看我們的笑話,李特那邊……寸步不讓。”
拉裡·伯德坐在他對麵,臉色一如既往的冷峻,手指間夾著一根沒有點燃的雪茄。他麵前攤開著的是厚厚一疊球探報告和數據分析。
“頂薪?”伯德哼了一聲,“傑梅因的頂薪合同才剛剛開始執行,現在已經超出奢侈稅了,如果我們再給李特一份頂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未來至少幾年,薪資空間被徹底鎖死!沒有任何靈活性!一旦傷病,或者狀態下滑,我們連補強的機會都沒有!小球市的悲劇,你們想再經曆一次嗎?”
他頓了頓,拿起一份夏季聯賽的報告:“再看看這個,丹尼·格蘭傑。”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發現寶藏的篤定。
“看到他在夏季聯賽的表現了嗎?防守端,尺寸足夠,移動出色,意識很好。進攻端,有穩定的投射,能持球突破,無球跑動聰明。他才二十一歲!年薪不到兩百萬!他身上展現出的潛力和即戰力,完全可以填補李特離開後,我們在鋒線上的空缺!甚至,在某些方麵,比如純粹的防守專注度和無球威脅,他可能比李特更符合我們現有的體係!”
伯德的話,像是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將情感因素剝離,隻剩下赤裸裸的利益計算。
“李特很好,非常非常好。”伯德總結道,“但他要的價碼,超出了我們這支球隊能承受的風險閾值。而格蘭傑,他代表著一種更‘經濟’,也可能更‘安全’的未來。我們為什麼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去賭一個可能讓我們未來幾年動彈不得的合同?”
會議室裡陷入沉默。沃爾什當然明白伯德的邏輯。從純粹的球隊經營和風險控製角度,放棄李特,扶正性價比更高的格蘭傑,同時利用李特的價值通過先簽後換撈取一些未來資產選秀權、到期合同),這確實是一個符合商業理性的選擇。
但……那是李特啊。是那個在新秀賽季就敢可以肉搏皮爾斯,第二年東決邁過活塞,用一記記關鍵投籃和防守幫助球隊拿下冠軍,是那個在奧本山宮殿混亂中拉住阿泰斯特的年輕人。他的市場價值,他對球隊化學反應的影響,他那肉眼可見的、尚未完全開發的天賦上限……這些,是冷冰冰的數據模型無法完全涵蓋的。
“球迷那邊……”沃爾什歎了口氣。
“球迷是健忘的。”伯德打斷他,語氣冷酷,“隻要我們能贏球。如果格蘭傑能打出來,如果傑梅因能保持健康,如果我們用換來的資產補強了陣容,繼續保持在東部的競爭力,誰還會記得一個不願意‘降薪’留隊的李特?”
一場內部會議,看似沒有最終決議,但風向已經再明顯不過。步行者管理層,在情感與商業理性之間,選擇了後者。他們不願意賭上球隊的未來靈活性,去滿足一個20歲年輕人的頂薪要求。他們更願意相信,一個更便宜、似乎也“夠用”的丹尼·格蘭傑,加上可能換來的其他籌碼,足以維持球隊的競爭力。
算盤,已經打響了。
消息靈通的馬修,幾乎在會議結束後就嗅到了味道。他立刻撥通了李特的電話。
“李,情況不妙。伯德那老家夥,鐵了心要保他的薪資結構,他看好那個叫格蘭傑的新秀,認為他能替代你!他們不想賭兩個頂薪!”
訓練館裡,李特剛完成一組極限投籃訓練,汗水浸透了他的背心。他聽著電話,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父親的分析,之前的種種跡象,早已預示了這個結果。
他走到場邊,拿起一瓶水,慢慢喝著。
“知道了。”他平靜地說。
“那我們……”
“等著。”李特打斷馬修,“等著他們做出最終決定。也等著……紐約,或者其他什麼地方,拿出他們的‘誠意’。”
掛掉電話,李特看著空蕩蕩的球場,燈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想起米勒的話:“你應該走出去。”想起父親白板上羅列的分析。想起托馬斯充滿誘惑的承諾。
最後一點對印第安納的溫情和留戀,似乎在管理層那撥響的算盤聲裡,悄然消散了。
僵局,已然形成。而打破僵局的錘子,似乎並不在印第安納這邊了。他深吸一口氣,將籃球精準地投進遠處的垃圾桶。
“哐當”一聲,清脆,決絕。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