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剛完成一組極限折返跑,整個人癱在地板上大口喘氣。阿隆·尼爾森手裡的秒表發出刺耳的提示音,表示這組成績仍然未達預期。
“還是慢了點。”尼爾森在記錄板上劃了個叉,“你的體能儲備需要再提升一個檔次。”
這種場景就是李特夏天在印第安納訓練營的縮影,李特每天在尼爾森手下被折磨得死去活來。就在他快要忘記外麵的世界長什麼樣時,斯派克·李的電話像個救生圈拋了過來。
“斯派克?”李特喘著氣接通電話。
“聽著,小子,”斯派克·李的聲音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保姆日記》劇組在長島取景,有個角色簡直為你量身定做。明天過來,兩天就能拍完。”
李特抹了把汗:“我正在關鍵訓練期...”
“就兩天!而且這場戲在中央公園拍,離你家就二十分鐘車程。”斯派克打斷他,“是個大學生角色,跟你現在的狀態完全吻合。導演看過你比賽,指名要你來客串。”
掛掉電話後,尼爾森難得地沒有反對:“適當的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你的身體需要恢複期。”
第二天中午,李特站在長島的一處高級公寓外,手裡拿著剛收到的劇本。斯派克親自在片場門口等他,見麵就給了他一個擁抱。
“這才對嘛!整天在健身房泡著,人都要泡傻了。”
導演莎裡·斯賓厄·伯曼特迎上來,“太棒了,你就是我要找的類型。”導演比劃著說,“這場戲很簡單,你在中央公園偶遇斯嘉麗扮演的女主角,兩人聊了會兒天。”
李特快速瀏覽了劇本,發現台詞確實不多,但需要表現出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他換上劇組準備的常春藤風服裝,在等待拍攝時偶遇了斯嘉麗·約翰遜。
“我看過你對陣熱火的係列賽,”斯嘉麗主動打招呼,“搶七那場太可惜了。”
李特有些驚訝:“沒想到你會看籃球。”
“我是紐約人,”斯嘉麗笑道,“而且你在麥迪遜花園的表現很難不被注意到。”
拍攝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利。李特雖然不是專業演員,但他善於觀察和學習的能力讓他很快掌握了表演節奏。在拍攝一場即興發揮的對話時,他甚至自然地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很好!”導演滿意地喊道,“李特,你剛才那個停頓很自然。”
午休時,斯嘉麗好奇地問起他的訓練情況:“聽說你在進行特彆訓練?”
“賽季結束後就沒停過。”李特說,“不過來拍戲確實讓我暫時逃離了地獄訓練營。”
“適當的放鬆很重要,”斯嘉麗說,“我每次拍完一部戲都會休息一段時間。一直緊繃著反而不利於狀態保持。”
下午的拍攝更加順利。李特發現表演和打球在某些方麵是相通的:都需要專注,都需要在壓力下保持冷靜,都需要與搭檔產生化學反應。當導演喊出最後一聲“卡”時,全場響起掌聲。
“表現不錯,”斯嘉麗和他握手道彆,“希望下次能在麥迪遜花園看到你的比賽。”
返回印第安納的訓練館後,尼爾森立即注意到李特的狀態變化。
“看來這兩天休息很有效果,”尼爾森查看李特的體能測試數據,“你的反應速度和爆發力都有提升。”
接下來的訓練中,李特感覺身體輕快了許多。在完成一組高強度防守滑步訓練時,他甚至創造了個人最佳紀錄。
“看到了嗎?”尼爾森指著數據說,“這就是科學訓練的意義。不是練得越狠越好,而是要講究節奏。”
當晚,李特在加練投籃時,不自覺地將表演中的節奏感運用到了投籃動作中。他發現自己不再急於出手,而是像記住台詞那樣,讓每個動作都有其特定的韻律。
“有意思。”英格蘭德教練在旁邊觀察後說,“你的投籃節奏變得更沉穩了。這是從哪學來的?”
李特笑了笑:“算是從片場得到的啟發吧。”
訓練結束後,李特收到斯派克發來的短信:“導演對你的表現很滿意。記住這次經曆,這對你的職業生涯會有幫助。”
李特放下手機,繼續在球場上加練。月光透過球館的窗戶灑在地板上,映出他專注的身影。他突然明白,籃球和表演看似毫不相乾,但實際上都是在表達自我,隻是方式不同。
這個短暫的插曲讓他意識到,有時候離開球場反而能讓人更清楚地看清自己。
喜歡籃壇的榮耀請大家收藏:()籃壇的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