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鏡像的自己,他不斷嘗試變招。
在他動用神念衝擊的時候,對方也會用神念豎起屏障,強度與他自身完全一致。
他施展身法遊鬥的時候,對方的速度和預判更是精準得可怕,如影隨形,好似知道他心中所想一樣。
一時間,陳林陷入了苦戰。
他所有的招式都被完美複製並反製,真元和神念之力在飛速消耗,而對方的真元和神念之力彷佛無底洞一般,無窮無儘,不知疲倦。
“砰!”
一次躲閃不及,陳林被鏡像一記裹挾著玄冰之力的槍鋒擦中肩膀,聖器鎧甲光芒狂閃,一股鑽心的寒意透體而入,讓他半邊身子都有些麻痹。
“難道真的要止步於此?”
陳林心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股無力感。
麵對一個全方位了解自己,甚至在某些方麵超越自己的對手,這種感覺足以讓他感到絕望。
此時他腦海中忍不住閃過之前幾場的戰鬥,荒原、森林、沙漠、深海……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敵人,需要不同的應對。
“不同的應對……”陳林眼神忍不住猛地一亮。
“我之前的戰鬥,雖然手段多樣,但思維似乎被固有的模式限製了,總是習慣性地用最強的招式去應對,卻忘了戰鬥的本質是‘取勝’,而非‘複製’。”
“這個鏡像,能複製我的武技、我的力量、我的思維模式,但它複製不了我的‘靈機一動’,複製不了我獨有的‘掛’。”
心中有了想法,陳林也就不再急於一時的勝負,而是開始在防守中觀察,先學習對方身上的優點,然後進行自我總結,應用。
這麼好的一個武道完全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老師,尋常之時可尋不到,他得好好抓住機會學習。
等到完全將自身功法武技的優勢劣勢全部摸清楚,搞明白,然後總結應用妥當後,他再用‘掛’處理掉鏡像的自己也為時不晚。
在他看來,隻要他抓住功法武技升級的瞬間,發起攻擊,那麼眼前的鏡像自然而然就沒辦法與他匹敵,畢竟鏡像的他,隻是複製的是已知的他,而非真正的他。
真正的他,是未知且不可預測,是不斷在戰鬥中能夠自由成長和突破的人。
一念通達,陳林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深邃。
鏡像陳林的攻擊依舊狂暴,但陳林的心卻漸漸沉靜了下來。
他放棄了固有的戰鬥節奏,時而以柔克剛,時而以快打慢,有時候甚至故意賣出一個破綻,引誘對方使出威力巨大但消耗也巨大的招式,觀察其使用的技巧和方式。
他在學習,在學習“自己”,更是在超越“自己”。
這個學習的過程中,他的學習不是觀察鏡像的動作,而是觀察自身力量的流動,觀察每一次碰撞時能量細微的變化,觀察對方在自己使出不同的功法武技時的不同應對方式。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三個時辰......時間在不知不覺的流逝。
真武塔外的玉碑前,圍攏的人群在漸漸稀少。
很多人都知道真武塔第十六層的考驗是什麼,也知道想要闖過這一層,挑戰者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因此基本上沒有人看好陳林能夠一次性就闖關成功。
特彆是當很多人看到陳林在這一層停留許久都沒有任何動靜以後,便都搖頭歎息地各自散開。
當圍攏在玉碑前的眾人都散去後,仍舊有兩人,依舊在耐心地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