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辰放下石頭,淡淡道:“此乃杠杆之理。若用於搬運重物、興建水利、乃至軍中器械,可省卻多少民力、兵力?
若不明此理,空談仁政愛民,遇大石擋路,是耗費千人之力肩扛手抬,還是巧用一木,輕鬆撬動?孰更近‘仁’,孰更合‘道’?”
周博士臉色一僵,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
另一位姓錢的助教見狀,立刻起身反駁,矛頭直指蕭辰曾提過的“光學”:“縱然有些許取巧之用,也不過末技!
聽聞蕭學士還妄言什麼‘光線折射’,此等虛無縹緲之物,與我等何乾?
莫非能當飯吃,能當衣穿?”
蕭辰似乎早等著他,又從袖中取出幾麵打磨光滑的小銅鏡和一塊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水晶類似凸透鏡)。
他也不多言,調整銅鏡角度,將窗外透入的雖然陰沉但尚有)光線反射、聚焦於一點,落在提前準備好的一小撮乾燥艾絨上。
起初眾人不解其意,但幾個呼吸間,那艾絨竟冒起縷縷青煙,隨即“噗”地一下,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嘶——!”
堂內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憑空生火?這……這近乎法術了!
“此非法術,亦是光之理。”
蕭辰平靜地熄滅火焰,“若用於軍事,可作信號傳遞,可於晴日聚光引火,擾亂敵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用於民生,或許未來可助百姓更易取火。
錢助教,此物可能當‘火’用?可能省下鑽木取力之勞,讓百姓多一刻歇息?這,是否也算一絲‘仁政’?”
錢助教麵紅耳赤,訥訥不能言。
蕭辰趁勢,引經據典:“《大學》開篇即言‘致知在格物’。
朱子亦雲‘即物而窮其理’。
先賢早已指明,求知需從探究事物本身之理開始。
晚輩所為,不過是循先賢之路,將目光稍稍投向這天地萬物,而非僅僅局限於故紙堆中。何錯之有?”
他目光掃過那些臉色變幻的保守派,語氣帶著一絲淩厲:“莫非諸位認為,聖人著經,是為了讓我等後人隻會死記硬背,墨守成規,而對這日升月落、草木枯榮、杠杆水火之妙理視而不見,甚至斥為‘異端’?
若如此,才是真正辜負了聖人所期許的‘格物致知’之本意!”
“說得好!”
監生隊伍中,一個年輕的聲音忍不住激動地喊了出來。
隨即,更多被點燃了好奇與思考火焰的年輕學子紛紛出聲附和。
“蕭學士所言極是!”
“格物之道,大有可為!”
“我等願學!”
講經堂內的氣氛徹底逆轉。
保守派博士們麵麵相覷,他們引以為傲的經典大義,在蕭辰一個接一個直觀、甚至堪稱神奇的“格物”演示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他們想要反駁,卻發現對方句句引據經典,根本無法扣上“離經叛道”的帽子,反而自己若再強辯,倒顯得迂腐不堪,不通情理了。
窗外,醞釀已久的雨終於落下,嘩啦啦的雨聲衝刷著殿宇,也仿佛衝刷著這座古老學府中某些積年的塵埃。
蕭辰看著台下那些眼中重新煥發出光彩的年輕麵孔,心中微定。
思想的種子已經播下。
或許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老頑固,但隻要能在年輕一代心中種下質疑、求索、重實的種子,便是今日最大的成功。
新學的星星之火,已在這帝國最高學府,悄然點燃。
喜歡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請大家收藏:()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