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現世帶來的氣運分流尚未完全平息,神州大地的烽煙便再度被點燃。
這一次,戰火的核心,直指東南!
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初步消化了徐州鼎帶來的增益,穩定了因九鼎之爭而略有波動的內部後,那顆吞並江東、徹底統一東南的野心,再也無法按捺。
相較於神秘莫測的白衣軍隊和深淵異動,近在咫尺、且剛剛經曆山越之亂、實力受損的東吳,無疑是一塊看似最容易啃下的骨頭,亦是解除北伐後顧之憂、整合東南氣運的關鍵。
“孫權小兒,割據江東,抗拒天命已久!如今九鼎歸位,大勢已明,豈容他再苟延殘喘?”
濠梁朝堂之上,朱元璋聲音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湯和、常遇春,儘起大軍,水陸並進!這一次,朕要的不是擊退,是徹底滅亡東吳,將江東之地,儘數納入大明版圖!”
沒有試探,沒有保留。
大明這台戰爭機器再次全速開動,而且力量遠超上次東征!
十數萬精銳步騎沿江布防,施加巨大壓力,新建造的龐大艦隊,在配備了部分經過徐州鼎氣息蘊養的火炮後,更是遮天蔽日,直撲江東門戶!
建甌,吳王宮。
宮內的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
相較於金陵的森嚴,此地的婉約早已被沉重的絕望所取代。
孫權碧眼之中布滿了血絲,昔日從容的紫髯也顯得黯淡了幾分。
他麵前桌案上,堆滿了前線告急的文書——采石磯再次激戰,濡須口岌岌可危,明軍艦隊已突破第一道水上防線……
“主公,明軍勢大,銳不可當!陸遜將軍雖拚死抵抗,然兵力懸殊,各處防線都在告急!周瑜都督的水師亦被明軍主力艦隊牽製,難以回援!”老臣張昭聲音顫抖,充滿了無力感。
求和的聲音再次響起,但所有人都明白,麵對鐵了心要吞並他們的朱元璋,求和無異於自縛雙手任人宰割。
孫權猛地一拍案幾,霍然起身,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瘋狂的決絕:“求和?投降?休想!我孫氏坐斷東南,豈能拱手讓人!”
他目光掃過殿內群臣,最終落在一直沉默的魯肅身上:“子敬!還記得前段時日,那個海商帶回來的海圖嗎?”
魯肅聞言,臉色一變。
“主公,您是指……東海之中,那座與您先祖血脈有所關聯的沉寂神殿?”魯肅語氣凝重。
“正是!”孫權走到殿側一幅古老的東海海圖前,指向那一片被標注為詭霧禁區、常年被濃密不化霧氣籠罩的海域。
“古籍記載,神殿沉於彼處,乃是我孫氏遠祖獲得東海龍王祝福之地,亦是我江東氣運的隱秘源頭之一!那彌漫不散的東南詭霧,據說便是神殿力量的逸散所致!”
魯肅劍眉緊蹙:“主公,神殿之說,虛無縹緲,且那詭霧禁區凶險萬分,舟船難近,千百年來有去無回。以此作為依仗,是否太過冒險?”
“冒險?”孫權慘然一笑,
“如今已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坐以待斃是死,搏一線生機亦是死,何不放手一搏!若能喚醒神殿之力,或可借助詭霧,阻明軍於國門之外,甚至扭轉乾坤!”
他看向魯肅,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懇切:“傳令下去,陸路防線,交由伯言與公瑾協同堅守,務必拖延時間!子敬,你負責統籌內部,穩定人心。而本王……”
他深吸一口氣,“將親率死士,乘快船,深入詭霧,尋找沉寂神殿!”
孫權的決定,如同巨石投入本就激蕩的江水,在吳國高層引起了巨大震動。
但麵對絕境,這看似荒誕的希望,反而成了凝聚最後人心的一根稻草。
是夜,建甌外港,月色被濃雲遮蔽。
三艘特製的、刻畫著避水與破霧符文的快船,悄然離港。
孫權一身勁裝,未著王袍,親自立於船頭,身後是精心挑選的三百孫氏宗族死士以及幾位精通水文、巫卜的異士。
周瑜、魯肅等人於碼頭送行,神色肅穆。
“主公,萬事小心!江東等您歸來!”周瑜深深一揖。
“公瑾,子敬,國內就拜托你們了!”孫權重重點頭,隨即下令,“出發!目標,詭霧禁區!”
船隊如同利箭,射向那片在夜色中更顯幽深詭譎的迷霧海域。
......
就在孫權冒險出海的同時,大明軍隊的攻勢愈發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