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武氏當政?我大唐的男兒呢?”李世民瞪大了眼睛。
“祖父身體不好,所以讓皇後代政。”
“那太子呢?”
“太子英年早逝......”
“那誰登基的?幼主登基嗎?”
李隆基:“......”
不敢說了,我怕待會被大逼鬥伺候了。
開元天子也怕繼續挨打,擠出一抹笑意,諂媚道:“太宗爺,您放心,如今那突厥汗國已經大不如前了,算是我大唐的藩屬國。”
“也就是說,現在還有?為什麼不滅了他?”
“如今突厥汗國在我安西都護府之西,為我大唐保家衛國呢!”李隆基拍了拍胸脯,隨即反問道:
“您當年不也沒想過滅天竺嗎?”
貞觀君臣恍然大悟,聽懂了。
突厥汗國打不過大唐,又回不去故土和過去,隻能在中亞那片窮鄉僻壤苟活,甚至還能作為戰略緩衝地帶,幫大唐在前線頂著。
至於說不想過窮日子的突厥人,肯定會主動向往王化,希望被唐廷認可,可以去漢地種地。
貞觀群臣大腦飛速運轉,不一會就推算出了開元年間突厥汗國的情況了。
原來鬨了半天,又回到了他們教化分治胡人的方案了。
「安思順和安祿山沒有血緣關係,但因為兩家長輩的緣故,他倆私下關係極好。
後來,這哥倆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安思順成年後選擇從軍,好男兒功名馬上取,在隴右軍區乾了四十餘年,官至河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
後來大名鼎鼎的哥舒翰、郭子儀等人都曾做過安思順的部下,安思順總得來說算是玄宗時期,河西係庭柱級將帥。
安祿山則和老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哥哥走軍旅,他選擇走商旅。
當了個牙郎,也就是中介。
我們都知道,想要乾好中介,必須得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練就一嘴的油腔滑舌。
安祿山自然舌頭功夫極佳,不然也不會後來把李隆基和楊貴妃伺候的那麼舒服。
不過,早年的安祿山沒有安思順那麼順利,他的商業帝國才走出了一步路,就因為吐蕃的入侵阻斷了河西走廊,導致絲綢之路斷絕而破產。
越努力的人欠得越多,這就是此時安祿山的狀態,年紀輕輕就背上了一身債。
他隻能:白天當中介,晚上跑外賣。
這個外賣,也就是偷羊!
更倒黴的是,安祿山債還沒還多少,就讓人給抓住了,被捆著送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麵前。」
「張守珪眼皮子都沒抬,直接下令處死偷羊賊。
這時候,安祿山的嘴皮子功夫起作用了。」
《舊唐書》:二十年,張守珪為幽州節度,祿山盜羊事覺,守珪剝坐,欲棒殺之,大呼曰:“大夫不欲滅兩蕃耶?何為打殺祿山!”
「張守珪:男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公元732年,開元二十年,張守珪收安祿山為義子,自此安祿山另類成道,走上了一條比他堂哥還要牛逼的大唐夢之路!
此時的安祿山有且隻有一個下屬——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