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老子不懂軍陣韜略怎麼才能成為節度使呢?
史思明:使帥不如學呂布呂奉先那樣的英傑,定然能成事!
安祿山:好主意!
張守珪這個義父還是太弱了,要拜義父就得學人家呂奉先。
所以,安祿山決定拜大他十八歲的李隆基為義父,拜小他十六歲的楊貴妃為義母!」
......
李世民:“???”
“李隆基,我草你奶奶的!你還要不要點臉了!”
“那楊貴妃比你小三十多歲啊!都能當你孫女了!”
貞觀上將怒氣衝天的咆哮聲響徹了開元時空的大明宮,群臣默默的低下了頭,心裡默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太宗爺說話一定有他的講究,我不要被影響到了,偶像濾鏡不能碎。
李隆基弱弱的回應道:“祖宗,您還比武氏大二十歲呢......”
“?”
長孫皇後默默了剜了李二一個眼刀,不用說話,自己體會。
貞觀天子被這個眼神看得打怵,強硬道:
“你還有理了!!!”
李隆基低著頭,兩隻手角力著,聲如細蚊:“再說了,開元李隆基又不認識楊貴妃......”
貞觀天子扶額,感覺頭疼又犯了,無奈的岔開話題道:
“一個中介......偷羊的牙郎,禍害了我大唐的江山!”
長孫無忌笑道:“那呂奉先認了董卓為義父,然後捅了董卓;安祿山認了開元天子為義父,然後打下了長安城......”
“義父不好當!”
李隆基見過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畫像,自然一眼就認出了說話的人。
心裡咒罵道:“活該祖父把你流放了,嘴怎麼這麼欠呢!”
......
「安祿山利用自己的嘴上功夫,將張守珪哄得十分開心,連年升遷,甚至還讓老張為他在長安鋪路。
長安這場名利場對於安祿山而言,更是得心應手,幾次往返之後就把玄宗也哄開心了。」
「後來,安祿山因奉命討伐奚、契丹,違背指揮而導致軍隊大敗,被時任範陽節度使張守珪執送到首都長安,等待嚴厲處罰。
前幾次安祿山入京時,張九齡就看出了此人的根底,道:“亂幽州者,必此胡也。”
於是,他對李隆基道:“法不可輕易違背,安祿山狼子野心,有逆相,宜即事誅之,以絕後患!”
這裡就不得不提張守珪了,這個人本事很大,任幽州節度使時壓著契丹人暴揍,所以在他亮眼的功績下,安祿山的打點下,唐玄宗就過度解讀了:
倘若安祿山真的犯了死罪,張守珪會把他送到長安嗎?肯定早就處斬了。」
「於是李隆基就笑著對張九齡道:
“咱們大唐泱泱盛世,誰閒得沒事造反啊?”」
一語成讖!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