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永樂時期的群臣饒有興趣的看著盛唐的解析,大唐是盛世雖然距離他們已有四五百年,但如雷貫耳的名氣沒有人是不憧憬的。
站在比他們還要靠後的後世人的視角上,去看大唐,倒是一種頗為新奇的體驗。
“無論什麼製度都有落後和消亡的一日,”楊士奇抿了抿嘴,笑道:
“北宋範仲淹變法、王安石變法亦是如此,也許我大明有一天也會有人對現在的祖宗之法進行改變。”
金豆豆冷哼道:“動祖宗之法,這人怕是要死無全屍,粉身碎骨咯。”
話落,朱棣眉頭微蹙,一臉不喜的看向漢王爺,“怎麼,漢王爺什麼意思?我大明的皇帝都是死腦筋?”
“大明的皇帝還不如那趙宋的皇帝了?”
朱高煦連忙擺手,解釋道:“爹,兒子讀了那麼多的史書,發現不管是奸臣忠臣,隻要是個能臣乾臣,碰上了變法之事,在當朝的名聲算是毀了。”
“你看啊......”漢王爺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就比如說天幕剛提到的李林甫吧,雖然是個大奸臣,但人家也是個能臣啊,那改革不少吧?”
“你看王安石,死後被宋朝當官的罵成啥了?”
“還有啊......”
“行了,閉上你的狗嘴吧!”朱棣喝罵道:“就你懂得多!”
朱高煦止聲,一臉委屈的站在原地。
“皇爺爺,咱們大明的皇帝將來肯定會保護好變法的能臣的!”朱瞻基笑道,
“以史為鑒,咱老朱家的子孫一定比大宋大唐的強!”
朱棣滿意的微微頷首,輕抬下巴,對著老二道:“聽聽人家說的,再聽聽你那狗嘴裡的話!”
“得,我成不孝子了唄?”漢王爺雙手一攤,一副無所謂的模樣:
“忠言逆耳啊!”
「公元712年,開元元年,時任唐朝河東道嵐州彆駕的粟特族官員安貞節收到族內傳信:
親哥哥安孝節所在突厥部落被突厥汗國擊敗,部族衰落,將舉族投靠安貞節。
這裡的安氏部族所在的突厥部落是屬於親唐派,某種意義來講算是拿著大唐綠卡的外國人。
安族投靠安貞節後,兄長安孝節告訴他有一個同為昭武九姓的名為安延偃的康人在安族逃亡中幫扶很多。
安延偃在曆史上並未記載有任何官職擔任情況,但他有個弟弟叫安波至,官至右羽林衛大將軍。
所以安貞節對這個同出一源,且對兄長有救命之恩的安延偃很是感激,並約定互為兄弟。
安延偃後來娶了一個突厥巫女為妻,這個女人有一個孩子,名叫軋犖山,無姓。
軋犖山的母親嫁給安延偃後,才有了文明人的姓名,他的養父為他取名為:
安祿山。」
貞觀年間
李世民疑惑不已:“東突厥汗國被朕所滅,頡利就在長安跳舞呢!”
“根據天幕所講,西突厥汗國被高宗所滅,所以......怎麼又來一個突厥汗國?”
甘露殿群臣也有些疑惑,唐儉冷哼了一聲,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