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是奸賊養寇自重,沒有徹底剿滅東突厥殘餘勢力!”
李靖眼皮子直跳,你這家夥到底在說什麼啊喂!
當初,東突厥汗國初滅時,殿中的眾人就商討過治理方案,為了避免突厥遺族複國複興,便設置了許多的羈縻州,選取部族酋長為都督,派漢人官員進行教化。
等到教化的差不多了,就升為都督府、都護府,並將漢化好的、良善的遷回漢地,獎勵種地,以示嘉賞,不服王化的繼續在草原上吃風沙。
杜如晦搖了搖頭,“看來,我等當日商量之策,也非十全十美啊!”
“終有疏漏之處。”
眾人亦然頷首,沒想到他們一群人絞儘腦汁,想出來的最好的消化新土地新人口的方法,居然還是落後了。
換算一下天幕的公元紀年法,居然連百年都沒撐過去。
貞觀群英們不免有些沮喪。
老房笑嗬嗬的開口:“咱們在這猜來猜去能猜對嗎?”
“呐!這不是有現成的後世唐人能為咱們這群老家夥解惑嘛!”
眾人順著老房的目光看向光幕。
開元時空
從貞觀君臣討論的時候,這群人就在支著耳朵偷聽。
這年頭雖然沒有宋人編的玄幻小說《貞觀政要》進行洗腦,但貞觀年間的廟堂風雲依然是為人樂道的。
開元君臣身為後來者,對這些先輩們的故事耳濡目染,這次能有當麵瞻仰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老房話頭示意後,李隆基愣了一下,心道怎麼又扯到我身上了?
老九輕聲開口,給李隆基提醒道:“高宗晚年之事也。”
開元天子恍然,涉及到了一些比較敏感複雜的事件,他斟酌了半會兒,沉吟道:
“好教太宗爺和各位前輩知道,後突厥汗國建立於我祖父永淳元年,當時乃我奶奶,也就是您的武才人當政時候......”
“武氏當政時,一改對外族包容狀態,對所有新降者皆滅族屠殺,對舊人苛刻索取。
所以,頡利子孫率十七人叛國而出,聚眾七百,再建了突厥汗國。”
李世民聽得頭大,捕捉到敏銳信息反問道:“七百人,就算他有甲胄,對大唐而言也不難剿滅吧?”
李隆基抿了抿嘴,不太好解釋了,武氏再怎麼樣,也是他親奶奶,子不言父過,孝為先者......
見皇帝有些為難,老九在一旁補充道:“怎麼說呢,武氏當政時,有點類似我家陛下在天寶年間乾的事兒......”
“十餘年間,突厥從十七騎,興盛至貞觀初年之狀,而唐軍多敗......”
貞觀群臣瞪大了眼睛,仿佛聽見了什麼天方夜譚。
你的意思是說,剛叛唐的時候,突厥隻有十七人,然後用了十幾年時間,又發展成了舊日模樣?
好消息:不是他們絞儘腦汁的教化分治之策過時落後了。
壞消息:這個後突厥汗國,是大唐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